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肥价动荡,今年冬储敢拿货吗?老农资有话说


        近期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化肥市场陷入预期的低迷。业界高呼淡季高价的形势让人无法接受,一时间不少经销商都开始站队观望派,期待行情能有反转。

        然而上周笔者连续参加三场经销商订货大会,场面却异常火爆,看着一个个经销商争先恐后往前冲去订货的情景,这真的是冬储冰点吗?笔者拦下一位经销商来了解他们热情不减的原因,这位大哥让我看了一眼280吨的订货单,随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说实话,质量是没有淡季的,我从不瞎搞,我的生意一直不错。”

看到眼前这个满腹正能量的经销商,在这个整体行情明显下滑的当下,他的突围方式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样的勇气和自信让地处县级经销区的他爽快拿下280吨冬储呢?笔者带着疑惑进行了深度访问。原来他的魄力来自于三点:

拼价营销已逐渐被淘汰

低价、底价、跳楼价大概是经销商朋友们最为头疼的事情,利润不可观,进价不给力,没有与隔壁老王PK的硬性砝码,一个个回头客全被低价吸引走了,别说忠诚度了,没有价格优势他们连头都不再回。所以说,零售商和农民的友谊维系在价格的边缘,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不断的价格退让。

广西的李老板说:“农民真的是没钱,有时候一块两块能跟你墨一下午” 。可见低价能够冲破质的关卡达到量的高度,并且在市场占据行业高位是农民真的缺钱,面对这样不可逆的形势,唯有让农民体会到价值和价格之间的本质差异,才有机会可以扭转现状。“不过农民现在也不好骗了,那些含量不高和以次充好的肥料,他们上过当以后就会知道好肥为什么贵了。等回头再用好肥虽然价格贵但是不会出现意外,收成当然更好。”没错,作物是最好的证明,一袋假冒伪劣或者标准不合格的肥料呈现出的作物品质注定是处于市场劣势的。低价的购买体验只能是短暂的没有饱和度的,这样的客户更加没有忠诚度,价值的体验才是持久的,这场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博弈,需要一些逆向思维来消化矛盾,以前是便宜——买肥——收成,现在可以倒过来从产量——买肥——价格的角度出发,如此观念上的调整,你们觉得低价营销会持久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连续 化肥 品种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