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皮皮虾的生活习性


皮皮虾的攻击行为

几乎所有的皮皮虾都具有领域性及攻击性,它们会激烈地捍卫它们的洞穴、食物来源、配偶,直到入侵者不敌而逃。若是把穿刺型皮皮虾跟粉碎型皮皮虾相比,那后者更是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正因如此,大多数研究皮皮虾的动物行为学家们,多以粉碎型皮皮虾作为研究的对象。

粉碎型皮皮虾的攻击行为,可分成种间的及种内的攻击行为。种间的攻击行为主要是抵抗进入洞穴的入侵者如章鱼,或它的天敌:刺河豚的捕食;种内的攻击行为如:Haptosquilla glyptocercus会去强占另一只同类的洞穴,它先用尾扇将它想要强占的洞穴覆盖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再往内挤,经过几番折腾,洞内的皮皮虾会因为缺氧,不得不逃出洞外,放弃居所。被击败的皮皮虾会记忆著对手的味道一段时间,而避免回到或进入曾经击败它的对手居住的洞穴中。在台湾相关的研究中,发现大指皮皮虾也有种内的攻击行为;大指皮皮虾的攻击性与它的体重及攻击附肢大小成正相关,相对于原来的占有者或入侵者,打斗能力越强的个体,越有能力侵占或保有自己的洞穴。因此种内或种间的攻击行为,会造成攻击性强的皮皮虾族群变大,而攻击性弱的皮皮虾族群变小。

虽然粉碎型皮皮虾击打的力道相当猛,可能对竞争者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在同种个体接触的时候,它们会收敛打击的力道,而且打在甲壳比较厚的尾扇上,所造成的伤害很小,但是只要有一方流血,另一方就会毫不留情地杀死它。而同种个体的攻击行为相当仪式化,有一方会先卷起尾部,以尾扇接受对方的击打,待对方一出手,以柔软弯曲的腹节吸收强猛力道后,立刻起身迎向对手,给予重击,此时对方也会马上卷起身躯,以尾节抵挡打击,就这样一攻一守,直到一方臣服离去,否则打斗继续。有时候粉碎型皮皮虾会在激烈的战斗中,失去它们的附肢,但是在蜕壳两、三次之后,又能再生出新的附肢。

皮皮虾的威吓行为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例如:刚蜕壳或遭遇到体型比较大的其他生物时,还可以观察到皮皮虾的威吓行为。它跟攻击行为不同的地方,在于威吓行为并没有实际的打斗,只是将尾节、触角、颚脚、攻击附肢尽量的伸展,摆出一副独特的展示姿势。当粉碎型皮皮虾刚蜕壳的时候,全身尚未硬化,没有攻击力,此时它遇到外敌时不会表现攻击行为,而只会表现威吓行为,企图吓阻对方。另外,实验观察也发现:粉碎型皮皮虾遭遇到比自己体型大15%的对手时表现威吓行为的频率,要明显高于遭遇到与自己体型相当或比自己小15%的对手,威吓行为可使自己看起来更大,更具攻击性,即使是唬人的伎俩被拆穿,曾被赶出洞的皮皮虾下次遇到体型较大的对手,仍然会表现相同的威吓行为,不因为曾经失败就放弃威吓行为;而且发现事实真相拆穿诡计的对手,下一次遇到相同的情形,也不会根据经验产生怀疑,而不加试探,采取攻击行为。由此可知,威吓行为是一种相当固定的行为,不会因为经验或学习而改变行为表现模式。在台湾相关的研究中,利用数值分类的方法分析大指皮皮虾的打斗行为,他发现打斗的过程中,行为出现的顺序相当固定,起先是表现警戒的意图行为、再是威吓行为、攻击行为、防御、逃避、再回到意图行为,完成打斗行为的完整序列,而且此序列中每一个行为的产生,会受到自己与对方先前动作的影响。并发现大指皮皮虾的种内打斗行为大多以威吓行为为主,实际的打斗比较少。

粉碎型皮皮虾,在它攻击性附肢的长节上有一个点叫做展示点这个点的颜色深浅,跟粉碎型皮皮虾威吓行为展示的次数及攻击行为模式,有密切的关系。若展示点的颜色越深湛,通常这种粉碎型皮皮虾会展示较多次的威吓行为。

皮皮虾的学习行为

皮皮虾具有相当好的学习能力。实验发现:每一只粉碎型皮皮虾对于没有见过的蚌壳,都先试用不同的开壳方式,有的击打贝壳的背部,有的击打唇部,所花费的功夫各有不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练习,开壳的速度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好。另外,实验室中以锥形瓶当作人造洞穴,用来测量皮皮虾进入瓶中的速率时,也发现随着锥形瓶出现的频率越高,皮皮虾进入瓶中的速率也越快。在自然环境中,粉碎型皮皮虾通常不打开末节,只用末节的踝部击打物体,如果以柔软之物体接近它,只要经过几次无效的打击,就会产生一个回馈的讯息告诉它,改变攻击方式,改以打开末节企图夹取柔软之物体。最后,还有如前所述,皮皮虾会记得曾经打败它之对手的味道,而避免进入它所居住的洞穴等。这些都是皮皮虾具有学习行为的实际证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连续 伤害 重叠 贝类
上一篇 : 黄瓜的热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