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低迷行情下减少投入真能降低损失?一个饲料人对常规养殖的深层次思考


     

       连续的行情低迷让很多养殖户迷失了方向,尤其是最近饲料价格的上涨更是让养殖户有了绝望的心。选择减少投喂、降低密度仿佛成了当下最为流行的做法。减少对鱼塘的投入就如同军队的号角,让养殖户迅速行动起来。但这样真的给他们减少损失了吗?

  突然想起儿时妈妈为了增加家庭的收入不至于让我们流落街头养了一头母猪。有的时候猪仔价格好,有的时候猪仔价格差但妈妈始终坚持着,她说只有坚持才有可能赚钱,而且要想办法让猪少生病多产仔。那时候很不明白为什么她会陪伴着母猪睡几天,用奶瓶给小猪喂奶。但也是这种做法我们家的母猪产的猪仔在村里最多,关键损耗很少。

  每次看见养殖户辛苦的背影,心就会一点点往下沉。看着汗水如同断线的雨珠不断的滑落脸庞,湿透的衣襟,被烈日烤得发黑、发亮的皮肤,粗糙的手掌无不透漏着生活的艰辛。

  即便如此辛苦,他们依然无法摆脱贫穷的现状。每天为鱼的健康担心,为鱼价担心。记得刚入行时,一个老大爷给我讲:以前鱼料才60多元一包,那个时候鱼价每斤4~5元,每年可以赚几万元,一家人生活得很开心。现在1包饲料都一百几十块了。怎么赚钱?是啊,怎么赚钱?我问大爷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是当时不知道把产量提起来,早有依靠技术提升养殖水平的决心,就不会遭遇如今的困境了。

  喜剧般的对话,透着无限的伤感,在我们脑海里不断翻滚。这些年饲料的发展、养殖模式的改良让养殖有了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养殖的收益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可惜的是我们没有跑赢国家的GDP。不为别的,就为现在年收入几万元没法撑起一个家。持续低迷的鱼价,越来越高的饲料成本,不要谈盈利,连生病了都害怕,这是我们千千万常规养殖户所面临的现状。

  我们一起来算一笔账。现在的房价翻了不知道多少翻,青菜也从几毛变成几块钱一斤,但是鱼价和10年前相比,并没太多变动。饲料大概每包多出60元,按照每亩鱼塘投喂50包(2吨沉水料),饲料投入增加超3000元/亩,塘租是多出1000元/亩,人工等开支每亩是多出了800元/亩(出鱼的人工、日常鱼塘开销等)。投入和以前比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收益呢?以前一年的收入有3万元(按照15亩鱼塘在2000年时计算)还是不错的。那个时候这些收入两年可以购买一套房,那时候,一家人可以开开心心的生活。小朋友上学的费用几百元搞定。那时候,一年的生活费还是很低的。空调、冰箱少有人用,小车也没有那么多,但大家感觉很满足。

  然而今天呢?你还是15亩鱼塘,每亩的收益是4000元。总共你有6万元收入。这个钱现在能做什么呢?小朋友上幼儿园一年学费、生活费、杂费都快一万了。一家人如果还依靠鱼塘能剩下什么?这个也是我梳理了很多养殖户实际成本得来的数据,更何况现阶段很多人因为行情不好的错误操作,连这个收入也没有,这时候你希望他们赚钱,恐怕只是一句笑谈。

  但是面对环境的变化,如果我们去抱怨行情会有什么结果?或者去抱怨饲料涨价会有什么结果?抱怨让我们心情郁闷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郁闷的心情只会有害身体健康,并不能解决行情的问题。

  养鱼真的不赚钱吗?或者这个行情下真的没有利润吗?很多人会说,“你这么牛,给你养了,看看能不能赚钱?”不得不承认,让我们去养鱼赚钱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没有老一辈能够吃苦,也没有老一辈的经验丰富,更没有老一辈能够静下心来养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的总结和发现能力是在不断的推进!

  正如同很多人问我会不会技术,我的回答是:“我不会技术,我只是懂得如何把好的技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这一点并非玩笑话,因为饲料行业的发展,众多年青人奔跑在鱼塘上,这些年养殖的密度增加了,养殖的产量增加了,养殖的单位效益也增加了等等。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周围,也是不争的事实。试想如果今天每亩鱼塘还是挣1000~2000元/亩的利润,还依靠十多亩去维持一个家庭,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肯定的说:不可能!

  我们又该如何提升养殖的生存空间?首先是提升人均效率。如果按照1000元/亩,支付给工人工资,一个工人可以顺利的管理20亩,一年就相当于20000元(这显然是没有办法请到工人的),但如果可以管理到100亩呢?一年就有10万元了,这样请一个工人恐怕是太容易不过了。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但人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劳动能力也是有限的,如何实现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数据 母猪 鱼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