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水灾后水产养殖复产资料之一:灾后水产病害防治技术


  水灾过后,水中各种细菌病原易滋生繁殖,特别是临近高温季节,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进入了暴发阶段,为把水产养殖受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除了做好灾后的日常养殖管理外,更要加强病害防治工作,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一、常规鱼养殖

  1、水体消毒。水灾后的养殖水体因流入大量泥浆、地表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外来水源等,水体浑浊,透明度低,病原菌复杂繁多。为防止灾后疫病暴发与传播,应对养殖水体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水体消毒可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国标渔用药物全池泼洒,并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

  2、死鱼无害化处理。水灾过后常出现大量死鱼,应及时打捞死鱼,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忌将死鱼随便乱扔。无害化处理措施包括深埋死鱼、集中高浓度消毒剂处理、集中高温处理等。其中以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米以上最为有效。水灾后,还应强化渔业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的意识,坚持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暴发。

  3、投喂药饵。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大蒜素、EM菌、芽孢杆菌、中药三黄粉、免疫多糖等,以改善鱼类消化能力,增强抗应激能力与抗病能力。

  4、主要疾病防治

  (1)出血病。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主要感染鲫鱼、白鲢等,症状表现为体表、鳃盖、鳍条基部充血出血,眼球凸出,肛门红肿,腹腔有腹水。可采用内服和外用的方法,内服药可选用中草药制成的药饵,具体数量为:每50千克鱼可加大黄150克、黄柏150克、黄芩150克、地榆l00克磨成粉末,加入饲料中制成药饵,也可将药物用适量水化水均匀搅拌于饲料中,一般情况下上午拌好阴干下午投喂。预防时连喂5~7天1个疗程,治疗时,连喂10~14天2个疗程。外用,因7月水温高,药效强,此时应选择刺激性小的聚维酮碘或戊二醛兑水全池泼浇,可交替使用,连用2次,每次间隔1~2天,3天后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药物使用剂量参考药物说明书上的用量,使用时要开启增氧机,防止池塘缺氧。

  (2)肠炎病。该病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受害,主要症状为病鱼离群,游动缓慢,鱼体发黑,食欲减退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肠内黏液较多,严重时全呈红色,肠壁弹性较差,肠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肛门红肿。由于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条件恶劣、鱼体抵抗力下降时才暴发流行,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加强水质管理,注意水质清洁,定期加注清水,并使用消毒剂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掌握好投喂饵料的质和量,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严格执行“四消四定”(鱼体消毒、饵料消毒、工具消毒、食场消毒及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措施,是预防此病的关键。在细菌性肠炎病发生时,大量致病菌存在于池水和鱼体内。因此治疗也应该采用水体消毒与内服药物相结合的方法。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内服磺胺嘧啶(或同类药物)50~l00毫克/千克体重,拌料投服,连用4~6天,或每吨鱼每天用大蒜头5千克与食盐2千克拌料投喂,或用大蒜素40~50克连喂3天。

  二、河蟹养殖

  1、解毒调水。灾后水质容易恶化,应用氨基酸解霸进行解毒,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隔天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并定期用芽孢杆菌、EM原露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注意使用此类生物制剂等须在晴天进行,并及时开启增氧设施。

  2、消毒改底。灾后温度升高,投喂量增加,残饵、粪便、腐败水草等等加大了池塘底部的污染,引起底黑、底臭、底热、底部缺氧等情况,此时池塘也往往大量滋生致病菌、病毒,引起河蟹感染,造成河蟹伤亡。因此,对蟹池底质进行调节与改良,是病害防治的重要内容,每半月施用光合细菌(PSB)、复合微生态细菌(EM)等生物改良剂,改善底质;同时,每半月使用消毒剂清除池中病原菌。

  3、科学投喂。河蟹投喂以优质配合饲料为主,不投喂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高温季节,增投一些煮熟的玉米粉、小麦等,高温过后可适当投喂冰鲜鱼,促使体壮、肥满,冰鲜鱼投喂前要用EM原露等浸泡,腐败变质的不可投喂。投喂按照定时、定质、定位、定量的原则,日投饵一般为河蟹总体重的5%~8%,同时可根据天气、温度变化适当调整,每次投饵以4小时内吃完为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细菌 饲料 免疫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