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高温雨季河蟹池塘养殖管理手册,全方位让河蟹全速冲刺上市


  5、注重内服,选用诱食开胃、平衡营养集中蜕壳的添加剂。

  6、蜕壳期为防止软壳蟹激发感染细菌病,在此期间须及时用晴雨两用的生物消毒剂杀菌,同时补充乳化离子钙,帮助蜕壳,促进硬壳。

  五、高温管理之喂料

  1、如何正确把握投饵量,达到既不浪费料,不败坏底质水质,不生苔生虫,又不因缺料而夹草,不影响河蟹生长?管理要点如下:

  (1)投饵量=平均规格×养殖密度×投饵率

  (2)投饵率受水温影响,5℃以下按照0.5%计,10℃左右按照1%计,15℃左右按照1.5%计,20℃左右按照2%-3%计,25℃左右按照3%-5%计,30℃以上按照3%计。

  (3)蜕壳高峰期前和后各有2-3天吃料很差,投喂量应减少1/3-1/2,蜕完壳后一周左右是吃料猛增期,此时吃多少给多少。

  (4)青苔、地皮以及水草太好,pH值高、水浅的塘晴天少喂。

  (5)氨氮高、亚硝酸盐高、水浑、水深、底臭、底黑的塘少喂。

  (6)杂鱼、青虾、龙虾多的塘要加量投喂,螺蛳多的塘可少喂。

  (7)阴雨雾天,气压低,要少喂甚至不喂;晴天料喂到深水处,阴雨天料喂到浅水处。

  (8)消毒杀虫肥水的当天晚上要少喂料。

  (9)尽可能每天在天黑之前喂料,减少因料泡在水中时间过长而营养流失,诱食性下降。

  (10)料正常在天黑后5个小时左右吃完为好,小于5个小时的需加料,大于5个小时的可酌情减料。

  2、常见的导致河蟹吃料不好的因素

  (1)水温低:河蟹是变温动物,水温愈低体内新陈代谢愈慢,吃料愈差。

  (2)酸碱度(pH值高):①天晴水清草密青苔多;②天晴水浓老绿水黄绿水;③用石灰过量。

  (3)缺氧:①水位过深、水草过密;②白浊水、浑浊水;③高温阴雨雾天气压低;④倒藻;⑤底热。

  (4)氨氮高、亚硝酸盐高:①淤泥厚;②老绿水、酱油水;③施肥不当(施化肥、农家肥);④倒藻水;⑤水源受污染(地下井水及外河水)。

  (5)转料:换料不当,新料差。

  (6)药害:杀虫药、杀鱼药、杀藻药、化学消毒剂甚至肥水用菌。

  (7)蜕壳期:每月农历初三、农历十八为蜕壳高峰期前后,影响吃料。

  (9)饲料和苗种原因。

  3、处理方案

  找到原因,切断根源,同时辅以:

  (1)外泼:诱食开胃的微生物制剂,最好选酸酸甜甜的活菌,如“生力菌”(主要成分:乳酸菌群、光合菌群、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群、多种生物酶)1瓶2-3亩,配合含甜菜碱、肉碱等诱食性强的添加剂,如“开胃促长灵”1包1亩。

  (2)内服:诱食开胃助消化,整肠保肝促生长的内服保健产品,如“渔夫之恋”1瓶拌40-80斤料+“开胃促长灵”1包拌20斤料。

  六、高温管理之蓝藻防控

  1、蓝藻的危害

  (1)碱中毒。蓝藻多会出现pH值高,pH值高引起急性气泡病,就是河蟹环爪、撑爪甚至发生抖抖病,高到严重的时候,河蟹蜕不下壳,整个鳃都呈水肿症状。

  (2)河蟹规格小。蓝藻在水中大量生长繁殖时,会分泌蓝藻毒素,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造成河蟹中毒和缺氧,导致河蟹上市规格小。

  (3)烂水草。蓝藻大量生长繁殖时形成水华,影响水体透明度,阻碍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水草枯萎腐烂。

  (4)水质恶化。蓝藻死亡后,藻类尸体腐烂恶化底质水质,引起底臭,释放大量藻毒素,引起河蟹中毒和缺氧,严重时出现死亡。

  (5)水瘪子多。蓝藻带来的慢性危害就是水瘪子病。

  2、防治方案

  (1)避免进水时打进蓝藻。

  (2)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尽量不使用颗粒有机肥、农家肥和含磷肥料,高温期适当减少冰鲜鱼投喂量,增加颗粒料和副饲料的比例,多观察河蟹吃料情况,避免盲目投喂。

  (3)下风口局部多量多次泼洒高效除蓝藻药物。

  (4)定期外泼能释放酸性代谢产物的微生物制剂,如“活力源净霸”、“生力菌”,控制水体pH值,消除蓝藻的生存环境。

  (5)定期使用“神力碳”,提高水体矿化度,络合过多的磷肥,平衡营养防控蓝藻。

  (6)慎重使用含磷底改,多用降磷增氧净水保草防蓝藻型底改,如“超能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雨季 饲料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