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蛰圈养殖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五)



按照关键控制技术七 “科学投喂•增强免疫•促进生长”要求操作,能有效避免长脖病。 

12.海蜇圈常见的水色变化,如何判断优劣? 

海蜇圈内常发生绿色、黄色、棕色、红色、浑浊及其混合的水色。 

    ①绿色水质:这种水质较为稳定,主要有草绿色(以绿藻为主)、棕绿色(绿藻与硅藻)、暗棕绿色(绿藻、甲藻混合),前两者是理想水色,后者是水体富营养化、池底老化的标志。 

    ②黄色水质:以金黄藻为优势种,是不良水色,春秋多见。 

    ③棕色水质:依据明暗程度可范围红棕(茶褐色)、棕色、暗棕色(酱油色)等,前两者为硅藻水色,是比较理想的水色,后者则是赤潮水色,主要是甲藻所致,是水质、底质极度恶化的标志。 

④浑浊水质:主要以有机碎屑和泥浆为主,不利于海蜇生长。泥浊水质要耐心地渐进处理:进适量海水,按8~10亩.米将特力钙1包+六抗培藻膏1桶+清源混合浸泡1个晚上于第二天(晴天)上午9点全池泼洒,待起水色后,再按6亩用新活菌王1瓶稳定水质。 

13.养殖前期,海蜇塘pH过高 

原因: 

①大部分海蜇圈冬天晾圈,因为该地区属于盐碱地,经过一冬天的水分蒸发,导致土壤表层碱性物质(白色粉末)沉积过多,即当地所说的返碱; 

②新挖掘的或是清塘的圈,原因同上; 

③水体过肥:这种情况较少。经过前期走访和总结,该地区前期海水并不是很肥; 

④养殖前期,水体生物量小,藻相及菌相极其不稳定,尚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此时我们需要做的重点工作就是培藻养菌,将池塘的生态系统尽快建设起来。 

对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藻类 浮游动物 成活率 毒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