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河北平泉食用菌收入占到全县农民收入的46%


时值隆冬,地处燕山深处的河北省平泉县寒气袭人,但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丝毫挡不住农业生产的火热。
平泉是闻名的“中国食用菌之乡”。在平泉食用菌大镇卧龙镇沙坨子村,菇农高树满正和工人们一起搭建新式的架式香菇暖棚。
“像这种大棚我们叫韩式大棚,在暖棚搭建上采用先进的技术。在每个棚的入口上方都安装了通风换气装置,给棚遮盖了白色保温塑料和苫布,这样既能保温又能通风,延长出菇时间。如果管理好了,控制好温度、湿度、菌种质量等关键环节,就能达到常年生产架式香菇,销售食用菌的收入会很可观。”高树满一边干活一边介绍说。
说起种植食用菌,高树满有着独特的情怀。他在1996年就开始种植食用菌,是全县最早发展食用菌的农民之一。“大概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村里就有人在自家院子里或房前屋后的窝棚里种植蘑菇了,但是种的数量很少,最多千、八百盘,出菇时间也很短,一年下来只能挣点零花钱儿。”高树满回忆着。
高树满也深深地尝到了这个产业给他带来的甜头儿。如今,他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不断扩大,而且在2012年投资1亿韩元在韩国首尔设立的“首尔众鑫菇菜贸易有限公司”直接对韩国进行贸易,使平泉的小蘑菇走出了山沟走向了世界,自己也从一位种蘑菇的普通农民摇身变成亿万富翁。
在平泉县金稻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几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包装刚刚采摘的杏鲍菇,装箱发车。总经理张润金介绍,公司有120多个现代化育菇房,通过先进的生产设备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全年生产。目前,日产杏鲍菇20吨,绝大部分都供应给北京、天津市场。该公司是平泉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一个突出代表,也是近年来该县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结出的硕果。
“平泉的食用菌,在上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壮大,从最初种植的24户,到现在的4.5万户,从零星种植、庭院经济,到现在的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正是靠着县委、县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不间断地扶持引导的结果。”平泉县政府县长曹佐金感慨地说。
据了解,目前平泉县已发展各类食用菌加工企业30多家,年加工食用菌10多万吨。2014年,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4.75亿盘,生产总量达到45万吨、产值45亿元,目前,全县10万农民受益,人均增收3000元,食用菌收入占到全县农民收入的46%。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蘑菇 香菇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