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将盐碱废弃荒地变成生态良田


9月26日,记者跟随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胡树文教授和专家、科研团队在秋收之前来到吉林省大安市联合乡、白城市通榆县盐碱地生态改良示范田的测产现场,各地按照胡树文的土壤改良方案操作所种植的水稻亩产均达到千斤,收成可喜。
据了解,中国东北地区的盐碱地以松嫩平原居多, 土壤pH值高且不利于植物生长。胡树文告诉记者,针对当地特点,研究团队自主研发出新型高分子土壤改良剂,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盐碱废弃荒地改造方案。以往脱盐、洗盐法改良需要5~7年,该技术仅需1~2年,降低改良成本且缩短改良周期。实现当年改良种植、当年增产。
第一站,产量差异极显著
记者跟随胡树文来到第一站。吉林省大安市联合乡兴业村由大安市海御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500亩盐碱废弃荒地改良示范基地测产现场,当日测产委员会由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土壤肥料质量监测处处长李荣、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赵兰坡、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即东稻4号的发明人梁正伟、吉林农科院研究员任军、白城农科院水稻所所长闫喜东等专家组成。面对长势旺盛的稻田,李荣表示,这么多年来,盐碱土改良效果显著且水稻产量这么高还是第一次看到。据了解,此试验区土壤pH值在10~10.8,含盐量0.4%~0.8%,碱化度在32%~40%,质地黏重,土壤条件恶劣。测产结果显示(以下数据均为标准水),对比田产量154.1公斤(亩计,下同),试验田产量为561.3公斤,土壤改良后水稻产量提高了近4倍,土壤 pH值下降显著。
第二站,不同品种均增产
在胡树文带领下,记者于9月27日来到了第二站。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八面乡八面村由沈阳金柏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1000亩盐碱废弃荒地改造生态良田示范基地测产现场,当天的测产委员会由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杨劲松、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武志杰、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张文忠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黄元仿,以及赵兰坡、任军等专家组成。此试验区土壤pH值普遍在10.5左右,含盐量0.5%以上,土粒分散,结构性差,属于重度盐渍化废弃荒地。据了解,此试验田于今年4月动工整理,6月22日才插秧完毕,7月8日才补完苗,比正常水稻晚了一个月。测产结果显示,第一种水稻采用脱硫石膏加硫酸改良方法,水稻对比田亩产为214.7公斤,试验田产量为520.7公斤;第二种水稻对比田产量为149.6公斤,试验田产量643.0公斤,产量悬殊。面对示范田整体长势,赵兰坡表示,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是个大难题,8月份以来,他们先后两次来考察,现场结果证明这项改良技术非常成功。胡树文告诉记者,如果调整插秧日期及栽培密度,水稻产量还可能提高10%左右。
第三站,改良突出前景广
第三站是由北京博亿城科技有限公司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八面乡宏大村建设的150亩盐碱废弃荒地改造生态良田示范基地测产现场,面对稻田杨劲松说:“这块田整体看改良效果显著、稳定,明显提高了产量。第一年改良就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的有益结合。”据了解,此试验田pH在10.1~10.8,全盐含量0.5%~0.6%,采用井灌的方式补水。测产结果显示,试验田产量为536.8公斤,而对比田产量为89.7公斤。面对测产结果,张文忠表示,这项改良技术效果突出,在改良当年产量就能达到500~600公斤,对于吉林西部盐碱地的治理以及中低产田改造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胡树文最后强调,他们未来几年将对改良地块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同时,也将进一步探究盐碱地旱田、牧草高效开发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试验区 碱化 土壤条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