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大蒜价格暴涨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山东省金乡县是我国最重要的大蒜产地,但近年来大蒜价格的暴涨暴跌也使得金乡人民几家欢乐几家愁。自进入2010年以来,大蒜已经成为市场上最抢眼的农产品,并因为价格飙升过快、太不靠谱而获得了“蒜傻子”的绰号。在大蒜价格暴涨过程中,无论蒜农,还是炒蒜的投资者,乃至地方政府,从某种意义上讲,均成了大蒜价格暴涨的受益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价格上涨?对于这样的问题,经济学的通常答案是说由于供不应求,市场均衡价格自然会不断攀升,这样的回答显然是极其肤浅,不能够让人满意的。
  根据需求理论,大蒜价格上涨有三种可能:一是需求增加,供给不变;二是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三是需求不变,供给减少。那么自去年以来的大蒜价格暴涨究竟属于什么情况?能否通过减少需求或者扩大供给来促使大蒜价格回落?对此本文拟给出自己的相关解释。
  对大蒜价格暴涨的分析
  自去冬今春以来,大部分农产品均涨价,但在农产品涨价过程中,大蒜价格的上涨尤其引人注意。大蒜价格的这种超越正常的暴涨可以从大蒜的产销链(即供给、流通、需求)来分析。另外,进出口以及货币超发也对于国内大蒜市场价格波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供给角度
  众所周知,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性,尽管从长期来说供给和需求可以实现均衡。但这并不排除短期内供给与需求在时间上形成错位,并导致价格周期性的暴涨暴跌。这种错位可以通过信息的搜集和提供,引导农民的种植行为来加以解决。
  但就我国农产品信息供给而言,可以说是基本缺失的。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信息可得性差,由于农村地域辽阔且交通通讯设施相对滞后,导致了相关农产品信息流通不畅;其二,信息适用性差。由于我国城市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媒体,它们的目标市场也主要是以城市为主,在市场竞争面前它们为了迎合城市人们的需求而对于农村关注不够,这从一定意义上导致了对于农村信息供给不足。有时提供的一些涉农信息,也大多是转载的,信息可靠性、权威性和适用性都比较差。有时一些企业出于自己企业私利,甚至散布一些虚假信息,误导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其三,农民自身的信息甄别处理能力差。信息的收集、甄别和处理是需要成本的,相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经济状况较差的广大农民来说,其成本并不低,这导致了农民缺乏收集信息的动力。而缺乏信息致使农民的种植行为具有极大的盲目性,他们只能根据上一年度的价格来决定当年的种植行为。这就使得相关产品生产和价格波动具有了蛛网效应的特点,当年价格好,下一年度大家一哄而上,当年市场价格不行,下年大家又一哄而下。就大蒜而言,自2006年大蒜价格暴涨之后就经历2007年和2008年两年连续暴跌,最低价格在2008年3月甚至曾经跌破每公斤0.2元,从而给大蒜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2007年全国各地大蒜种植面积为1010万亩,按照平均亩产2000斤计算,2008年总产量计1010万吨。受2007年、2008年大蒜价格暴跌影响,2008年主产区大蒜种植面积减少30%~40%,非主产区面积将减少40%~60%。按全国大蒜种植面积减少45%计算,2008年全国共计种植555.5万亩,按照平均亩产量2000斤计算,2009年产量为555.5万吨。即便不考虑需求状况变动,这种供给的大量减少也足以导致大蒜价格的上涨。再加上2010年初的低温和“倒春寒”,终于导致了大蒜价格飙涨行情的出现,甚至创造了飙升几十倍的纪录!
  (二)需求角度
  我国对于大蒜的正常消费量为每年1040万吨左右。就人们对于大蒜的需求而言,主要包括正常消费需求、投机性需求和出口需求。就大蒜消费需求来说,那些吃大蒜的人们,无论价格怎么涨,由于其占消费支出总份额的比重并不是很大,这些人总是要吃。另外一部分人对于大蒜的需求则是以盈利为目的,这些人购买大蒜是出于经营赚钱目的。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人们对于大蒜的消费需求,还是对于大蒜的投机性需求,都不足以导致大蒜暴涨暴跌。
  就出口来说,中国大蒜产量占全球的70%,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出口国。自甲流感以来,国外对于大蒜的消费量猛增。就连那些曾在2008年抵制中国大蒜的国家,如日本、韩国也纷纷从中国进口大蒜,大蒜价格也随之飙升。2009年我国共出口大蒜174.23万吨,出口额为12.3万美元,平均单价为每吨705.8美元。2009年大蒜价格的全年走势也说明了这一点,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保险和冷藏大蒜41.4万吨,出口额为1.4亿美元,平均单价342美元/吨。而到了2009年12月份,我国当月出口大蒜14.12万吨,平均单价已上升到每吨1262.3美元,价格涨幅度为269.1%。另据国家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提供的数据,2010年1月~5月份我国共出口大蒜57.38万吨,出口额为7.41亿美元,平均单价为每吨1292美元,价格仍在上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蒜 农民收入 处理 缺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