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经销商“圈地”控制蒜源
种植环节悄现“炒家”
点击进入下一张
2010年5月10日,安徽淮北市,几名妇女在菜市场里挑选大葱打捆出售。受去年蒜价飞涨的刺激,今年以来,在各大蒜区经销环节的民间资本抱着“手中有蒜好炒作”的心态,早早挤入种植环节,提前控制蒜源。
2.加工:大蒜加工产业链过于简单
点击进入下一张
2010年5月10日,安徽淮北市,一名带着孩子的商贩在菜市场的空地上晾晒蒜头。目前中国的大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但国内大蒜加工产业链过于简单,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2.加工:蒜价暴涨
加工产业链“缺陷”是主因
点击进入上一张
2010年5月10日,湖北宜昌市金东山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人忙着将大蒜分装打包。虽然蒜价大涨,蒜农和游资都不同程度的受益,但由于大蒜加工产业链过于简单,大蒜的定价权掌握在外资的手中,因此,大蒜暴涨的真正原因在于外资,在于产品定价权。
3.收购:经销商承包收购
蒜价炒作杠杆形成
点击进入上一张
5月10日,河南省杞县大蒜市场的商贩赵振伟正在查看新收购的大蒜。郑州丹尼斯超市的大蒜标价为19元每千克,比去年涨了整整6倍,而猪后腿肉价格却为6.98元一斤,一斤猪肉拼不过一斤大蒜。方圆三四公里的蒜地,10%左右已被经销商“承包”,这成为炒作蒜价的杠杆。
4.运输:大收购商不愁无货
跨地区长途代收大蒜
点击进入上一张
2009年11月27日,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大蒜买卖区域交易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工人们正在把大蒜成百上千斤的大蒜装车。鲜蒜两个月内就长芽,普通蒜农和没有储藏条件的小经销商,大都会在两个月内将大蒜出手。目前,各地区已形成职业的大蒜代收队。他们凭人脉关系为客商代收大蒜,每公斤收取2分钱辛苦费。
5.分销:分销中间环节层层“热炒”
大老板“买空卖空”
点击进入上一张
5月10日,一名搬运工人正在河南省杞县大蒜市场将蒜商收购的新蒜装车运往山东。经销环节的蒜商分多个等级,一级收购商向蒜农订货后,中间商收到大蒜,会层层加价倒手。大蒜价格因此会被炒高。对于资金雄厚的大老板来说,即使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蒜源,他们仍可以一方面组织货源,另一方面发布供货信息,并以较高价格与下一级经销商谈判。
6.囤积:将库存大蒜层层转包或囤积居奇
不停易主升值
点击进入上一张
2009年11月11日,由于受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全国大蒜之乡山东省茌平县冯官屯镇今年56座恒温库储存的15000多吨蒜头,热销全国各地,茌平金三岩食品有限公司蒜头储存库。冷库为经销商炒蒜提供了很大便利:大蒜在冷库中存储两年不成问题,期间,库存大蒜可以囤积居奇,也可以不停易主升值。
7.零售:价格疯狂暴涨
点击进入上一张
2009年12月9日,上海,以“甲流”的名义,八角、大蒜和辣椒上演了价格狂飙。像大蒜一样,干辣椒的价格最近一路走高,并且迅速席卷全国。图为菜场内卖的大蒜,6.5元一斤。“2008年新蒜收购价每公斤不到0.1元,这批蒜一年左右零售价被炒到每公斤10元,简直就是暴利啊!”一位经营大蒜生意近20年的蒜商秦斌(化名)感慨万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6/hq_10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