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海南儋州:红鱼飘香情意长



  儋州市副市长张广英说,“儋州咸鱼”产业具有多重比较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一是历史悠久。在儋州,咸鱼的生产和加工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可谓老牌产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比如,咸鱼中的红鱼产品,是当地人逢年过节时的馈赠佳品,寄托着“鸿(红)运当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的美好愿望。二是品质有保障。儋州水产品主要来自海洋捕捞,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加入任何添加剂,主要通过盐焗工艺制作,属于原生态产品,口味纯正,健康养生。三是具有市场主体。目前,该市已有儋州创华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咸鱼产品的专业加工和经营,尤其是红鱼干产品俏销市场。
  儋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儋州红鱼加工制作主要在新州、白马井和海头等镇。目前儋州全市有海洋捕捞渔船4039艘,全年红鱼产量约20万斤,为红鱼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近几年,儋州市投入资金,扶持企业改造和更新加工设备,对红鱼进行精加工,打造红鱼品牌,扩大销售渠道,市场前景广阔。
  舌尖上的儋州红鱼
  儋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红鱼产业也是一个传统产业,红鱼味道很好,然而却来之不易,不少渔民仍历历在目,深刻地记得在海上经历惊涛骇浪捕捉红鱼的情景。
  薛海明在儋州自己创办了一家海明洋冷冻厂,而在这之前他也是一位经历丰富的老渔民,在海上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打渔生活,让他对儋州红鱼的感情至深。
  他说:儋州红鱼就是我的“孩子”,就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衣食父母”。他介绍,儋州红鱼眼间隔宽而突起,全身鲜红色,故俗称“红鱼”。
  儋州红鱼是咸鱼中的主打产品,让人尝之而终生难忘。他认为,一方面,儋州红鱼象征着“鸿(红)运当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的美好寓意,因此在儋州及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无鱼不成宴”的说法,沿海渔家“三牲”拜祖必有鱼,尤以红鱼为上。
  他对红鱼开发出的系列产品如数家珍:传统儋州红鱼产品主要包括红鱼干和红鱼粽两大类,红鱼干以“淡盐红鱼”为上上品,这种红鱼是渔民在作业中的船舶直接晒制的;其次,就是靠岸后晒的咸红鱼,还有用大量盐腌制的“红鱼粽”。
  其中,红鱼干不仅可单独成菜,它与不同食品搭配,还可制成各具风味的美味佳肴,比如可做成清蒸红鱼五花肉(即红鱼戏五花)、“红鱼山猪缘”(即红鱼炖山猪肉)、红鱼木瓜汤、香煎红鱼干,还有红鱼粥、红鱼饭等美食。红鱼粽与猪肉清蒸是味开胃的好菜,特别说明一下,这里说的“红鱼粽”不是端午节吃的用红鱼肉做馅的粽子而是红鱼加工的一种产品。
  红鱼的吃法很多,有清水煮熟来吃,有用五层猪肉和着煮吃,有用来做腌鱼菜煲,有用来包粽子,也有人用少量放到火锅里做调味品。
  他介绍,海南干红鱼的制作工艺要数儋州的最为讲究,市面上卖的一般是渔民捕捞上船后拿盐来腌制以防腐烂,船靠岸后,鱼贩才拿来开膛去肚,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制作的红鱼干色泽暗淡且很咸,没有香味。真正品质极佳的干红鱼是渔民在海上晒干的,鱼被捕捞上船后立即开膛去内脏晒干,不经过盐腌制,这种干红鱼呈金黄色,闻之有香味,吃之香甜,余味无穷。“市面上卖的呈淡黄色的干红鱼,有些是船靠岸后鱼贩们用化学药品处理过才晒干的,这种品质的鱼外表倩丽,但食之无香味。”
  “红鱼产品大有文章可做。”薛海明说,红鱼产品除了以上两大类干品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多个产品,如可开发“红鱼汁罐头”“红鱼内脏罐头”“红鱼戏五花”熟食系列等产品。
  故事中的红鱼
  吴锦菊的“红鱼情结”
  她13岁就走出家门,开始窜街进巷挑担卖咸鱼干。如今,这位昔日的
  “红鱼妹”,已成为拥有一家年产值逾8000万元的渔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她就是儋州创华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锦菊。
  戴着斗笠,穿着雨靴,穿着打扮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乍一看与渔港其他劳动妇女几无二致,但是她却经营着一家拥有十年历史,且红鱼产品远销国内外的企业。
  吴锦菊感慨地说,“记得我第一次挑了30斤咸鱼,运到白马井集镇。后来力气渐渐练得大了,就挑到王五、中和、长坡等更远的地方。”出生于1964年的吴锦菊,家住儋州市白马井镇福村。小时候她家有五姐弟,劳动力少,吃饭人多,因而家境并不宽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海洋 猪肉 连续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