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种猪饲养

种猪的选择及选配技术




6.种猪到场后注意事项

新引进的种猪,应先在隔离舍饲养,不要直接转进猪场生产区,因为引种极可能带来新的疫病。

种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装猪台、车辆、猪体及卸车周围地面进行消毒,然后将种猪卸下,按大小、公母进行分群饲养,要求密度不高于1头/1.5m2,种公猪若体重达到50公斤以上,则应单栏饲喂,以免咬架而受损;有损伤、脱肛等情况的种猪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并及时治疗处理。

种猪分栏入位后,首先仅给予饮水,每次少量供给,待饮完10-20分钟再饮,防止暴饮,水中可加少量抗生素和维生素,休息6-12小时后再供给少量饲料。第二天开始可逐渐增加饲喂量,3-5天达到正常饲喂量。

种猪到场后的前二周,由于疲劳加上环境变化,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会降低,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尽量减少应激,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可用泰妙菌素50mg/Kg+150mg/Kg金霉素)和多种维生素,连喂两周,使种猪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种猪到场后,要做好猪群调教,训练定点排粪尿。根据供种场疫苗注射情况及本场猪群健康状况,确定是否补注疫苗。经隔离观察一个月后,若无疾病表现,可选择少量本场健康猪只调入合养,经接触观察一个月无异常表现,对该批种猪进行体表消毒后,再转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

注意,新调种猪在配种前应进行一次全面驱虫,可使用通灭、伊维菌素等广谱驱虫剂按1ml/33Kg皮下注射进行驱虫,使其能充分发挥生长潜能。

四、制定合理的选配计划

在严格选种的基础上,还要认真组织选配计划,有意识地组合下一代的遗传基础,使下一代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高于现有群体的水平。我们知道各类种猪的遗传组成是多样化的,任何交配后代都有来自双亲的不同基因型,他们的性能有的超过亲本,有的不如亲本。我们应当认真仔细地做好公、母猪的选配工作,以期获得优于亲本的后代,使本场的猪群一代更比一代强。如果要固定某个优异性状,通常采用同质选配方式;如果要改良某个性状,或者使不同的优异性状集合,通常采用杂交或者异质选配方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种母猪 饲料 种公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