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种猪饲养

种猪的选择及选配技术




3.体重

在引进种猪时,很多养殖户朋友都喜欢选择体重大的种猪,这是一个误区。殊不知引进种猪并非体重越大越好,一般在45―80公斤较为理想,而且,要做到全年均衡产仔,必须把体重距离拉开,以便分批配种。体重太小,种猪的生长发育未完全,不好确定性成熟时体型到底好不好,也有一些缺陷尚未表露出来,尤其是公猪,最少也要买70公斤以上的,体重太大,不利于后备种猪的调教驯化,长途运输易出麻烦,稍有拥挤、挤压就会造成肢蹄损伤、脱肛甚至死亡。

4.从多家种猪场引种

认为种源多、血源广有利于本场的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殊不知从多家引种易把不同疫病引进本场。因为各个种猪场的细菌、病毒环境差异较大,而且某些疾病多呈隐性感染,一旦不同种猪场的猪混群后暴发疫病机率大大提高,有可能造不必要的麻烦,忠告引种的朋友:

“在引种时尽量从一家种猪场引进。”

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选购种猪工作呢?

1.制定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

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引种计划。计划包括品种(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种猪级别(原种、祖代、父母代)、数量(关系到核心群的组建,如果是新建种猪场,选购种母猪头数要比最大母猪容量多15%,因为种猪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淘汰,如果不多引种15%会造成产房等设施不能满负荷生产,降低设施利用率。一般猪场采用本交时,公、母猪的比例为1:20―25,但往往引进公猪时相对要多于此比例,以便个别公猪不能用,耽误母猪配种,增加母猪的无效饲养日。采用人工授精时,公、母比例为1:100~500。)、体重(大、中、小搭配,各占一定比例)。建议选择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种猪且服务一流、信誉佳的大型种猪公司。

2.选购种猪前的准备

引种场应设有隔离舍,要求至少距离生产区300米以上的距离,在种猪到场前的30天(至少7天)应对隔离舍彻底清洗、消毒,消毒不能马虎,可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一定要选择质量较好的消毒剂,如双氯制剂,进行多次严格消毒。一定要有装猪台,运输猪人员不用进场院即可把猪卸入场内,这样既方便,又可防止疫病导入。

3.挑选种公猪的要点

1)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雄性特征。

2)生殖器官发育良好,中等下垂,左右对称,大小匀称,轮廓明显,没有单睾、隐睾或赫尔尼亚,包皮适中,包皮无积尿。

3)四肢强健有力,步伐开阔,行走自如,无内外八字形,无卧系、蹄裂现象。

4)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均匀整齐,且位置和发育良好,无瞎乳头或内翻乳头。

5)三代系谱清楚,性能指标优良,选择EBV值大的(EBV指数至少要在100以上),说明该猪综合性能较好。如果体重较大,一定选择活泼好动、口有白沫、性欲表现良好的,最好是花高价钱购买采过精液、检查过精液品质的优秀公猪。

6)与配的母猪产仔数多,后代活力强、生长快、体型好、无遗传缺陷的同胞、半同胞或其后代。

种公猪的留种分三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有各自的选择重点,根据猪只的生产性能、体型外貌和市场需求等信息,综合确定是否留种。

1)断奶时进行初选:从大窝中选留长势好,身体健壮的仔猪,初选时尽量多留。另外还有一个选种诀窍,那就是数量判断法,例如一头母猪产10个仔,公八母二,则公猪可做良种留下,母猪即在淘汰之列,相反则淘公留母。

2)5-6月龄时进行二选:根据每头测定猪的育种值,综合体型外貌评分,由高到低进行挑选,选留公猪的育种值和外型评分应高于群体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以上,选留的数量可比预计留的数量多20%左右。

3)8-10月龄进行终选:淘汰爬跨能力弱、精液品质差的公猪,使最终选留的数量达到规模要求。种公猪的留种比例,最好能实现10―20选1,至少不能低于5选1;也就是说,如果你需要10头后备公猪,那么你应该测定100―200头公猪,至少也得测50头,然后,从中选取EBV值排前10名的留种。

4.选择种母猪的要点

1)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毛色、头型、耳型等),无凸凹背,体质结实。

2)外阴发育良好,应选择外阴较大且松驰下垂的个体,阴户不能过小或上翘,且无异形。

3)有效乳头6对以上,分布均匀对称,发育正常,无瞎奶头、翻转奶头和其它畸形奶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种母猪 饲料 种公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