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种猪饲养

种猪的选择及选配技术




4)身体匀称,眼睛亮而有神,腹宽大而不下垂,骨骼结实,四肢要求结构合理、强健有力、蹄系结实。

5)个体各项性能指标在平均数以上,育种值或选择指数较高,且先代和同胞的性能优良。

6)该品种的母猪产仔较多、泌乳力强、带仔能力强、母性好、性情温顺,忌暴烈。

7)所生仔猪生长快、发育好、均匀整齐、无遗传缺陷的母猪的同胞、半同胞或其后代。

种母猪的选留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有各自选择的要点,根据猪只的生产性能、体型外貌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是否留种。

1)断奶时进行初选:从大窝中选留长势好、身体健壮的仔猪,初选时尽量多留。

2)5-6月龄时进行二选:根据每头测定猪的育种值、结合外貌评分,由高到低进行挑选,选留的数量可比预计留的数量多20%左右。

3)8-10月龄进行终选:淘汰不发情、容易流产的不合格母猪,使最终选留的数量达到规模要求。

种母猪的留种比例最好能实现5选1,最少不能低于3选1;也就是说,如果你需要10头后备母猪,那么你应该测定50头母猪,至少也得测30头,然后从中选取最优秀的10头留种。

5.种猪运输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购买种猪都是汽车运输,使用火车、飞机、轮船运输的较少,因为后者有诸多不便,如果引种头数多的话,运输费用就非常可观。避免使用运输商品猪的外来车辆装运种猪,最好用本场专用或供种猪场专用的车辆,检查车况是否良好,千万别带病上路。在运载种猪前24小时开始,应使用高效的消毒剂对车辆和用具进行两次以上的严格消毒,消毒前要彻底冲洗车辆和用具。可以用2-3%的火碱溶液彻底消毒,再用清水冲净(否则会烧伤猪只皮肤和肢蹄),空置一天后再装猪,在装猪前再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双链季胺盐络合碘)彻底消毒一次,并开具消毒证。

在运输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减少种猪应激和损伤。特别注意保护好猪的肢蹄,并避免在运输途中死亡和感染疫病。要求供种场提前2-3小时对准备运输的种猪停止饲喂饲料,否则再休息两小时再装车启运,以免造成种猪脱肛现象。赶猪上车时不能赶得太急,装猪结束后应固定好车门,防止路途中丢失种猪。

长途运输的车辆,车厢最好铺上垫料,冬天可铺上稻草、麦秸、锯末,夏天铺上细沙,以降低种猪肢蹄损伤的可能性;所装载猪只的数量不要过多、超载,装得太密会引起拥挤、挤压而导致损伤、休克,甚至死亡。运载种猪的车厢面积应为猪只纵向表面积的1.5倍,若拉种猪较多,最好能将车厢隔成若干个隔栏,以每栏6-10头左右为宜,且种猪能自如站立、活动,但也不要过于宽松。隔栏最好用光滑的水管制成,避免刮伤种猪。装车时尽可能同类别猪只混于一栏,且体重不宜相差太大,以免强欺弱、大欺小。达到性成熟的公猪应单独隔开,并喷洒有较浓气味的消毒药水(如复合酚),以免公猪间相互打架。

长途运输的种猪,根据种猪的体重大小,给每头种猪注射5-8ml长效得米先(美国辉瑞产),以防止猪群途中感染细菌性疾病,减少由于运输及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应激。对于特别不安的猪,可注射适量镇静剂(如氯丙嗪等)。

长途运输每辆车应由两名驾驶员交替开车,不要疲劳驾驶,尽可能走高速路或路况较好的路,起步要稳,尽量避免急刹车。过3-4小时用长木棍把每一头猪赶起来,检查一下猪群情况,遇有异常猪只需及时处理。如出现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等异常情况,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得延误,必要时可注射抗生素和镇痛退热针剂,并用温度较低的清水冲洗猪耳降温。途中应注意选择没有停放其它运载动物车辆的地点就餐。随车应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药品,如绳子、铁丝、钳子、抗生素、镇痛退热药、镇静剂、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并保证充足的饮水。如行程超过4天,最好带上一些颗粒饲料。另外,还可事先配制一些电解质溶液,用时加上奶粉,供种猪路上饮用。装车前需办齐一切手续,包括货款。检疫证明、车辆消毒证明、免疫卡、免疫程序、系谱、发票等都要带齐,以备查验。

冬季要注意防寒,夏季要重视防暑,一般场都会选择在气候较适宜的春秋季引种。但在夏、冬季引种也有一些有利的方面,因为季节对种猪的价格有所影响,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份或夏季6月下旬―8月份这段时间种猪价格最优惠,种猪可选余地大,往往能选购到质优价廉的种猪。夏季应尽量避免在炎热的酷暑装运种猪,特别要避免在炎热的中午装猪,可在早晨和傍晚装运。途中应注意经常供给饮水,防止种猪中暑,并定时寻找可靠水源为种猪淋水降温,一般日淋水3-6次。冬季应上午11点至下午2点之间装猪。运猪车辆应备有汽车帆布,若遇到烈日直射和暴风雨时,应将帆布遮于车顶上面,防止烈日直射和暴风雨袭击种猪,车厢两侧的篷布应挂起,以便通风散热;冬季帆布应挂在车厢前上方以便挡风保暖,以防猪只感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种母猪 饲料 种公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