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要点




再者,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在确定免疫程序时,要依据以往发病经验,取适中的日龄,例如,首免最早不能早于5日龄,最晚不能晚于15日龄,与其它免疫至少要间隔4~5天,但这些还不能保障免疫的成功,选择合适的疫苗毒力才是关键所在。

要点三:选择合适毒力疫苗

按国际兽医局的规定,法氏囊活疫苗分类为温和型、中等毒力型、中等偏强毒力型。

1.温和型疫苗的侵袭性最低,接种后不损伤法氏囊,即使用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鸡也非常安全,对免疫力的产生没有不良影响,缺点是很容易被母源抗体中和。

2.中等偏强毒力型疫苗的毒力最强,能应用于受超强毒和强致病性变异株攻击的鸡群,可迅速突破高母源抗体滴度,不致被中和,刺激机体产生强被动免疫力,缺点是对法氏囊B细胞伤害力最强,还可致法氏囊和胸腺萎缩,引起强烈免疫抑制。

关于毒力偏强的疫苗对法氏囊的伤害,笔者曾于山东省经历了这样的病例,某肉鸡养殖区由多渠道引入雏鸡,免疫程序混乱,曾发生严重的法氏囊病,后根据一种鸡孵化场的要求统一由该场供鸡苗,按统一的免疫程序做疫苗,曾一度控制了法氏囊病的高发、频发,但是一年总有一定的时间段集中发病,曾几度调整免疫程序仍不见好转,后经调研发现,这种情况是自首免疫苗国产中等毒力型改为进口的中等偏强毒力型以后才普遍发生的,是按照首免5~7日龄使用中等偏强型,二免则使用温和型或中等型毒力疫苗顺序做的。

据此,笔者建议首免用温和型苗,二免才用中等毒力苗,三免使用中等偏强型苗。有人曾怀疑此方法的早期用苗毒力偏弱,不足以抵抗强毒攻击,但实践证明,早期用苗只要改饮水为滴鼻点眼,并把二免时间提前至10~12日龄,集中发病的状况可得以有效的控制。

从理论上分析,中等偏强毒力型疫苗对法氏囊及B细胞的侵害是很严重的,这在一周龄以内的幼雏早期更为显著,会造成法氏囊的永久性损伤和未成熟B细胞的变性或坏死,有时做苗后,法氏囊的轻度红肿无法消失,这样的法氏囊无法极好地合成凝集抗体和循环抗体,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到严重抑制,对下次免疫的疫苗应答能力及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严重下降,而2周龄后由于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已大量成熟,并且大量转移到外周血液和其它淋巴器官中,此时,中强毒力型苗对整个免疫系统的负作用减弱,正作用增强,笔者认为在重疫区使用中等偏强毒力型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死亡,降低发病率,此目的收效后就应改为中等毒力型苗。

笔者曾于黑龙江经历一病例,该地区的雏鸡多在10日龄左右,进行一次温和型法氏囊疫苗免疫,在一些季节如果发病率高,则将此次免疫提至3日龄,如仍不能奏效,则采用打卵抗的办法来应付,但是一年当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经笔者建议改为5日龄做一次温和型疫苗,14日龄做一次中等偏强毒力型疫苗,在法氏囊发病大为缓解后,14日龄的二免改为中等毒力型疫苗,以后该地区发病率明显下降。

3.中等毒力型疫苗介于温和型与中等偏强毒力型之间,广泛应用于法氏囊发病不严重的地区。

如上所述,母源抗体、免疫日龄、疫苗毒力三者犹如一架天枰,两端是母源抗体和免疫日龄,中间支撑点是疫苗毒力,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平衡,免疫才会成功。

在流行病发生不太频繁的地区,以常规的14日龄首免,21日龄二免,35日龄三免,首免宜用温和型苗,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2~4倍量,0.5~1小时内用完,绝不漏免;二免可选用中等毒力型苗,采用饮水方式,4~6倍量,1小时内饮完为宜,在流行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以1~5日龄用温和型疫苗或者5日龄用中等毒力型疫苗来进行首免,在10~14日龄以中等偏强毒力型苗进行二免;三免可选用中等毒力型疫苗在23~28日龄之间进行,采用饮水方式,4~6倍量,1小时内饮完为宜。

这样做的依据是,首免先中和母源抗体,时间早而又不损伤法氏囊,尽管会有全群抗体高低不齐,但因使用日龄早,人工被动免疫提前,先建立了低水平的防御机制,之后,抢在高发病日龄前,以中等偏强毒力型苗给予强免并突破原有的抗体滴度,促使其产生普遍的免疫应答,而此后,再以中等毒力型苗给予适中的补充和巩固,以达到全程防御的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抗体 毒力 子代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