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传染性法氏囊病已经不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呈区域性的大面积流行了,其特征已呈由爆发型趋向温和型及小区域散发。与此同时,人们对该病的免疫也产生了麻痹意识,以为免疫程序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按固有的程序做疫苗,就能防止该病的发生;如果上批鸡做苗后发病了,这批鸡就提前做或者加大免疫剂量、增加免疫次数,实在是防不住了,他们就配上干扰素和针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抗病毒药物。
在一些肉鸡养殖密集区和新兴养殖区,法氏囊病频频发生,无论做不做苗,批批都闹,使得一些养殖户对疫苗免疫失去了信心,认为做不做免疫都一样,有的索性就放弃法氏囊免疫,依赖于打卵黄抗体来应付,以至一个饲养周期往往要打4~5次。但是有些低劣的卵黄抗体含有大量杂菌、霉菌或者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注入后很容易继发细菌病、霉菌病或加剧肾肿,形成肾衰。再者,使用卵黄抗体在发病初期效果明显,中后期则不理想,同时卵黄抗体注入体内后5~7天即消失,需要及时补免或是重复卵抗注入,一旦时间差掌握失误,发病的风险仍很大。
法氏囊病之所以变的让人不知所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免疫不当,要想做好法氏囊病的免疫,就要掌握好3个要点,即了解母源抗体水平、确定合理免疫程序、选择合适毒力疫苗,把握好这三者之间的动态衔接平衡,在法氏囊病的免疫中尤为重要。
要点一:了解母源抗体水平
笔者认为,在防控法氏囊病的实践中,人们应当形成这样的认识:即疫苗免疫是最简明有效的方法,免疫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对疫苗的选择和使用,而对疫苗的选择和使用又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对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水平的估计与免疫时间的确定。这里有必要重申母源抗体的重要性,父母代种鸡将保护性抗体传递给其子代雏鸡,由于这种“遗传”抗体的存在,使雏鸡在早期免遭野毒攻击而发病,但是,对于众多养殖户来说,母源抗体始终是个未知数。
父母代种鸡在开产前接种法氏囊灭活疫苗后,体内所形成的抗体并不能一直保持高而持久的水平,它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因此有必要在种鸡的38~42周龄再进行一次法氏囊灭活疫苗的强化免疫,其目的是使种鸡体内保持旺盛的高水平的抗体传递能力,给子代雏鸡以足够的天然免疫力。
有些种鸡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往往延长甚至不做这种巩固性免疫,这样,同一批种鸡的子代雏鸡,往往随着其父母代日龄的增大,母源抗体水平会一批比一批低,又由于同一种鸡场里的种鸡群存在周龄和体况差异,各栋鸡群所供种蛋是混合入孵的,若再有外购种蛋混入,则会导致同一批次孵化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有较大差异,也就是说,养殖户饲养的同一群雏鸡里,母源抗体的峰值大小与衰弱程度各不相同。
要点二: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因为母源抗体水平不同,那么种鸡场所提供的免疫程序就不能准确覆盖所有雏鸡,养殖户也就很难选择正确的免疫时间,致使免疫空白在全群中交错散布,导致免疫失败。
具备技术设备条件的大型种禽企业测定父母代种鸡抗体或子代雏鸡母源抗体滴度并不难,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养殖现状下还难以普及开,这就引申出首免免疫时间的重要性。在母源抗体存在很大盲区的情况下,怎样确定免疫时间呢?
时间过早,如1~3日龄,雏鸡免疫机能包括法氏囊在内都尚未发育健全,容易因强烈的被动免疫刺激而受到损伤;时间过晚,如3~4周龄以上,雏鸡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点以下,又恰逢高发病日龄,容易导致全群发病。有时按理说免疫时间不早也不晚,但雏群体内母源抗体水平偏高,此时的人工免疫作用又会被大量中和,两相抵消,形成低水平期以至空白期,也极易导致全群发病。
按照理论推断,法氏囊母抗水平是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应该说,免疫越晚,疫苗越有机会起作用,但自然环境中野毒感染雏鸡发病是随时的。因此,确定免疫时间,首先要了解种鸡的日龄与体况,种鸡场有义务依据自己供种鸡群的实况,向下游用户提供相应的可调整的免疫程序。
其次,要根据不同地区法氏囊病流行状况,由兽医主管部门或有技术设备条件的单位与个人,有选择地进行抗体水平抽检测定,发布权威信息,作为参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j/3/2010-09-17/13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