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禽亚利桑那菌病的诊治


禽亚利桑那菌病,又称阿利桑那菌症或副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雏鸡和育成火鸡。该病是以腹泻,腿麻痹,颈扭转,运动失调,身体震颤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的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流行病学

  亚利桑那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自然条件下,鸡、鸭、鹅均可感染本病。雏禽,尤其是4日龄~6日龄的雏火鸡最易感,死亡率也高。

  临床特征

  本病临床症状与沙门氏菌病,尤其与禽副伤寒的症状基本相同。病雏禽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饮水增加,张口呼吸,羽毛松乱,低头,翅下垂,常以跗关节伏地并扎堆,腿麻痹,颤抖,颈扭曲,仰头呈“观星”姿势,恐惧尖叫,阵发性跳跃,转圈运动,突发性向前冲撞或向后退缩,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便,有时带血,肛门周围粘有粪便。眼结膜炎,羞明,有白色分泌物,因干酪样物覆盖视网膜引起失明,最后体质衰弱而死亡。病雏火鸡有明显神经症状,成年鸡和火鸡感染常无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病雏呈典型全身败血症,多数器官有退行性和坏死性变化。主要表现在肝脏,肝肿大2倍~3倍,呈土黄色斑驳状,表面有砖红色条纹,质地松脆,切面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和出血点,胆囊肿大,胆汁浓缩。心肌柔软,心脏褪色或有的为红紫色淤血,心脏表面,特别是心冠状沟有小出血点;气管内有少量尖叶性分泌物,肺淤血,肺部有绿豆大小干酪样坏死灶;部分肾脏色变淡,轻度肿胀,充血,并有少量尿酸盐沉积;脾肿大;脑充血或出血,大脑积水明显;十二指肠肠壁增厚,肠黏膜显著充血,部分脱落,肠系膜上有小的干酪样病变。两眼混浊,视网膜覆盖有一层黄色干酪样渗出物。雏火鸡一侧或两侧眼球玻璃体存有渗出物,雏鸡腹腔有未吸收的卵黄及干酪样渗出物。

  诊断

  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白痢、禽伤寒、支原体、曲霉菌病、新城疫等病有交叉相似的地方,很容易混淆。因此,确诊应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

  取病死雏鸡的肝、心、脑组织触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杆菌。

  生化试验:培养7天~10天内发酵乳糖,不发酵卫矛醇和肌醇,不利用D-酒石酸盐,对丙二酸钠与β-半乳糖苷酶呈阳性反应,液化明胶缓慢。

  用多价的抗亚利桑那菌血清做凝集试验。

  防治

  对感染亚利桑那菌病的禽群,可采用恒丰强生产的大力士100毫升配200毫升注射用水稀释成300毫升,混匀,每只鸡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毫升,每天1次,连续3天。

  预防用药:母鸡产蛋前7天,大力士100毫升加200毫升注射用水稀释成300毫升,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毫升,1次;对3日龄的雏禽用大力士配速效囊病宁按说明量兑水,自由饮用,连用3天,可有效预防禽亚利桑那菌病的发生。

  发病禽通过消化道排泄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因此要对鸡舍和运动场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可用2%烧碱消毒。

  因该菌可通过种蛋传播,能穿过蛋壳和壳膜进入卵内,孵出带菌雏,因此要对种蛋、孵化器、育雏期做完好的消毒工作,可用干净细沙擦拭蛋壳沾有的污斑,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火鸡 坏死 发酵 绿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