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玉米产量下降有限 后市上扬空间小


一、中国新玉米产量下降有限

  1、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

  2009年我国北方春玉米区的玉米播种面积较去年大幅增加,其中以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增幅最大,此外,黄淮海夏玉米区的玉米播种面积较常年稳中有升,西南区玉米播种面积也较去年有所增加。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46万公顷,较2008年的2,986万公顷增加60万公顷,增幅2.0%。

  2、受不利天气影响单产将下降

  今年各主要产区均受不利天气影响,各地区情况分析如下:

  黑龙江省:5月份,全省持续没有有效降雨,且气温偏高、大风天气较多,造成严重干旱。通过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抗旱措施,大部分地区旱情得以有效缓解,基本实现了全苗。但部分地块因干旱造成缺苗1-2成,补种地块二、三类苗增多,幼苗整齐度较差,穗数和后期的籽粒正常成熟将受到一定影响。6月份的低温阴雨寡照和部分地区内涝造成玉米生育期较常年同期推迟5-10天,部分晚播、补种及越区种植的较长生育期品种将会出现不能正常成熟的问题,将对粒重造成较大影响。近期的干旱主要发生在该省西部的大庆和齐齐哈尔地区,可喜的是近日连续降雨,旱情已基本解除。预计今年全省玉米单产将降低5%-10%。

  吉林省: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全省降水充沛,玉米幼苗长势较好,基本达到了苗全、苗齐、苗壮。但进入6月份以来的持续低温寡照对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玉米生育期推迟3天左右,株高和干物质积累低于往年,但基本正常,对后期产量影响不大。对玉米生产影响较大的是近期的严重干旱,主要是影响穗粒数和粒重,预计今年全省玉米单产将降低10%-15%。

  辽宁省:对辽宁省而言,春旱和6月份的低温阴雨寡照对玉米生产影响较小,而近期的严重干旱对全省玉米生产影响较大,主要是影响穗数和穗粒数,对粒重也将造成较大的影响。辽宁省为此次东北地区旱情发生最为严重的省份,尤以辽宁西部地区受灾最重,部分地块甚至绝产。近日降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期的严重旱情。预计全省玉米单产将降低20%,甚至更多。

  内蒙古:该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玉米生长前期因受干旱和低温、阴雨、寡照的共同影响,玉米生育期延迟3-5天,对植株个体发育和穗粒数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因种植密度普遍增加200-300株/亩,部分不适宜密植的品种出现倒伏。近期,全区普遍干旱,但西部地区为灌溉区且降雨及时,受干旱影响不大。东部地区因灌溉面积较大,保灌率下降而受旱相对严重,但近期的连续降水过程使得旱情基本得以有效缓解。预计今年全区玉米单产将降低5%-10%。

  山西省:去年10月中旬至今年5月上旬,全省遭受了严重的冬春连旱。大部分春玉米播期较常年推迟20-25天,而所种品种的生育期相对偏长,对后期籽粒正常成熟和粒重有一定影响。而适期播种地块普遍存在缺苗和幼苗整齐度较差的情况,对穗数造成了一定影响。而玉米生长中期发生的干旱导致玉米生育期推迟,且对穗粒数和粒重均有一定的影响。预计今年全省春播玉米单产将降低10%左右。

  黄淮海夏玉米区:夏玉米播种至出苗阶段,该区大部分地块降水较为充沛、土壤墒情较好,夏玉米得以适时早播,并且基本实现了苗全、苗齐、苗壮,为今年玉米丰产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夏玉米生长中后期,河北省和山东省的部分地区因暴风雨和雹灾导致小面积地块出现倒伏和涝害,山西省部分地区夏玉米遭受了严重旱情。但从整个黄淮海夏玉米区来看,并未发生大面积的严重旱、涝、病、虫等自然灾害。目前,该区玉米整体长势良好,玉米单产和总产水平将有望高于去年。

  西南玉米区:因苗期丘陵区干旱、山区低温,玉米生长中期多雨寡照,对玉米籽粒灌浆和穗粒数有一定影响。8月下旬,强降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块倒伏。预计今年全区玉米单产水平将略低于去年,减产5%左右。

  3、总产量下降有限

  综上所述,从全国玉米生产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单产水平将有所降低,但总产量将较去年下降有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干旱 夏玉米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