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把科技送进农家院


初见宁中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这人不简单!

由南到北,从东到西,他培育的矮小鸡覆盖包括西藏、新疆等在内的全国30多个省市。有同事开玩笑说:“宁中华沿着国道走,走到哪,都有人管饭。”如今,矮小鸡已出口越南等国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育的小型鸡第一次走出国门。

随之而来的专家、教授等头衔很多,可他似乎并不为之所动,偏偏对“鸡司令”情有独钟。在很多人眼里,他有些固执,甚至“一根筋”。对此,他爽朗一笑:“做事总需要点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

这点在他履历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为了培育一个新品种,他用了10年;为了推广一个新品种,他用了10年;过去20年,他一直活跃在农民的田间地头……

想想也是,一个诞生仅10年的新品种,就累计推广量近1.9亿只,有10万多户农民受益,实现经济效益19亿元。这还真得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坚持十年,培育出一项成果

他培育的矮小鸡,不仅吃的少、产量高,而且鸡蛋、鸡肉口感好,每只比普通蛋鸡增收9元……

宁中华说的矮小鸡,学名叫“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因其个头小,吃得少,产蛋高而得名。他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蛋鸡饲料每公斤2.5元,普通鸡蛋批发价格每公斤6元,普通蛋鸡一个生产周期产蛋300个,约18公斤,日耗料115克,小型蛋鸡一个生产周期产蛋296个,约16公斤,日耗料90克。小型蛋鸡一个生产周期下来少产2公斤蛋,约合12元,但每天少吃25克饲料,一个产蛋周期364天就是9.1公斤,大约合21.8元,这样两者相抵生产一公斤鸡蛋成本在7.2元左右,矮小鸡每公斤鸡蛋的饲料成本在5.4元左右,一只普通蛋鸡大概一个周期产蛋18公斤左右,仅此一项农大3号就比普通蛋鸡多赢利9元多。如果鸡蛋按个出售效益更显著。如果按照每只鸡增加经济效益9元计算,每个农民养殖户平均饲养1000只可以增加收入9000元。即使在普通蛋鸡亏损的情况下饲养矮小鸡仍能保持赢利。此外,饲养矮小鸡还具有促进食品加工业、机械化加工业、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等社会意义。”

说起与矮小鸡的结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天,正在地里帮父母干农活的他接到了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可以吃皇粮了”,可他却高兴不起来。“我报的是北京大学,中间多俩字,感觉却完全不同,觉得跟‘农’沾边的都不会有出息。”不过,“家里穷,没条件复读,再不情愿也得上。”就是这一“无奈”的选择成就了如今的家禽育种专家。

1989年,宁中华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学校实验站工作,师从吴常信院士从事蛋鸡育种工作,同时兼管生产和技术服务。实验站饲养着一种外国公司赠送给吴院士的矮小型肉鸡,这种鸡有个特点,吃的少,产蛋量高。而当时我国饲养的蛋鸡品种多是普通良种蛋鸡,饲料转换率较低,也就是说,吃得多,产蛋少。他突发奇想,能不能也培育一种这样的蛋鸡?这一想法与吴常信院士不谋而合。

从遗传学来讲,矮小型肉鸡“吃得少”的特性主要是由体内的dw基因决定的,如果把dw基因引入高产蛋鸡,就能在不影响产蛋量的基础上提高蛋鸡饲料利用率,降低鸡蛋生产的成本,在理论上完全可行。

为了这一突破,宁中华和他的课题组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起初他们担心矮小型蛋鸡蛋重小,就模仿肉鸡搞父母代母鸡矮小型,商品代和普通蛋鸡一样。课题组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还是商品代矮小对国家的贡献大,因为全国商品蛋鸡近15亿只产蛋鸡,每只鸡省料10公斤,全国就是150亿公斤,于是育种的目标确定为商品鸡矮小。

1998年,节粮小型褐壳蛋鸡选育通过农业部鉴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04年农大3号小型蛋鸡配套系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这种鸡不但饲料转化率高,而且下的蛋口感好。该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坚持十年,让成果走向世界

矮小鸡已在包括西藏、新疆、海南、黑龙江在内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推广,还第一次走出国门……

即便一项再完美的成果,要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也不容易,矮小鸡也不例外。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人养过,到底行不行?养殖户心里没底儿,谁也不敢第一个吃螃蟹。宁中华至今记得推广之初面临的困境。有次听说一个村要建个养鸡厂,他主动要求送一千只种鸡过去,不要钱,人家也不领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肉鸡 经济效益 转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