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养鸡驱虫加强防治措施


    寄生在鸡体内寄生虫有滴虫病、球虫病、蛔虫病等,这些寄生虫能使鸡体消瘦,食欲不振,下痢生长缓慢,造长产蛋量下降,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养鸡要定期驱虫,加强防治措施,增加经济效益。

    一、滴虫病

    滴虫病是一种原虫,虫体小,主要是鸡吞入异刺线虫,通过消化道而感染,以夏季多雨潮湿季节多发,3~12周龄雏鸡、幼鸡最易感染,成年鸡感染症状很轻,但粪便带虫,成为传染源。

    症状:此病潜伏期长,一般为8~12天,最短3天,病程1~3周左右,发病后精神食欲下降,行动呆滞,排淡黄色淡棕色稀粪,继而粪便带血。防治方法:加强鸡舍卫生消毒,保持干燥。

    治疗:灭滴灵(甲硝唑)按0.04%~0.08%添加饲料中,连喂5天,停药1~2天后再喂5天。

    二、球虫病

    该病原体是原虫,虫体很小,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球虫生活史一共有7天,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下是小鸡,主要危害15~45日龄的雏鸡,该病通常在天气阴雨潮湿的4~8月份最流行,病鸡排出的的带虫卵的粪便污染了饲料、饮水、土壤等本病的传染媒介。症状:一般分急性型、慢性型。

    1、急性型;食欲下降,双翅下垂,眼半闭,缩戏耍呆立,继而下痢,稀粪带血。

    2、慢性型:消瘦、贫血,间歇性下痢,有时粪便中带血,但死亡率低。防治方法:

    3、加强饲料管理,鸡舍经常消毒,保持鸡舍干燥,经常通风换气,防止粪便污染,及时处理病死鸡,严格杜绝传染病。

    4、 目前上市球虫苗均为活苗,应用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坚强免疫力,因肉鸡生产周期短,所以球虫苗主要用于种鸡。

    5、 预防鸡球虫病必须早期投药,雏鸡从1日起投药至60日龄为止,治疗成年鸡可按每公斤饲料添加氯苯胍(罗本尼丁)50~60毫克,拌均匀连喂7天到10天。肉鸡于上市前7天停药。

    三、鸡蛔虫病

    鸡蛔虫病是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呈淡黄白色或乳白色,头端有三片唇围绕,唇片的游离缘布有小白齿,雄虫长26~27毫米,雌虫长7~11毫米,虫卵呈椭圆型,表面光滑内含有一个卵细胞。鸡蛔虫主要寄生于鸡小肠内,危害雏幼鸡。

    症状;生长不良,消瘦,贫血,翅膀下垂,羽毛松乱,下痢,有时粪便中混有带血的粘液,成虫大量寄生时,引起肠阻塞,甚至肠破裂,有时粪便中有成虫排出。

    防治方法:

    1、 因成年鸡多是带虫卵者,所以应净雏鸡、中雏鸡、成年鸡分群饲养。

    2、定期驱虫,每年驱虫两次,在第一次50~60日龄,第二次在产蛋前,第二年的鸡也可在换羽时驱虫。 3、给驱虫期间,对鸡的粪便要及时清除,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同时,要对鸡舍、用具、场地彻底清扫、消毒。

    治疗:

    蛔虫及线虫病,用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均匀地混于饲料服用,或用驱虫净按每公斤体重0.04~0.05克,研碎拌料喂服。

    为了预防鸡寄生病的发生,一定要注意鸡舍环境卫生的管理,用药时还要选择驱虫范围广的药物,尽量采用小剂量且有得于群体驱虫,可防止虫体产生耐药性,提高杀虫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肉鸡 小鸡 甲硝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