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B族维生素缺乏的诊疗


    深圳某公司所饲养黄羽种鸡及肉鸡出现以鸡趾爪向内蜷曲、两腿瘫痪,头向背后极度弯曲呈角弓反张状(“观星”姿势),皮肤干燥爆裂、羽毛粗糙开叉变白,种蛋孵化率降低、次苗率升高等为特征的病状,给该公司种鸡及肉鸡的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经治疗性试验,初步诊断为复合维生素B缺乏症,现将此次诊断过程报道如下。

    一、发病过程及症状

    该公司饲养石岐杂黄羽肉用种鸡近20万套,饲养存栏商品代肉鸡近60万只,由于公司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高,近年来生产成绩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为了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公司所用种鸡及肉鸡饲料改为自己配制,且均采用进口或国产单体维生素混合配制。自从使用此种自行配制的复合多维预混料1个月以后,在种鸡及肉鸡群中陆续出现系列异常症状。最先观察到30~160天龄的后备种鸡主翼羽及副主翼羽尖端出现羽毛开叉变白,后备种公鸡尤为明显,且其出现白羽鸡只的比例高达50%以上,后备母鸡则只有5%~10%。随着时间拖延,出现白羽鸡只的比例越来越高,羽毛由黄变白的程度也越来越明显,部分后备公鸡甚至全身大部分羽毛均变成白色,同时后备鸡群中有5%~10%的鸡只趾间出现皮肤干燥爆裂出血,有1%~2%的鸡只出现趾爪向内蜷曲、两腿瘫痪。此时开产母鸡及种公鸡也有类似病状,但发病情况稍轻微。随后,30天龄以内的雏种鸡群中亦有10%~30%的鸡只趾间出现皮肤干燥爆裂出血,有1%~2%的鸡只出现趾爪向内蜷曲,且有5%~10%的鸡只出现主翼羽及副主翼羽变白。

    产蛋种鸡虽有少部分鸡只出现羽毛变白的现象,但其产蛋率未见明显下降,种蛋受精率也未见明显改变,然而孵化率略有下降(1%~2%),特别是健苗率降低5%~10%,残次苗逐渐增多,已销售到肉鸡场的雏鸡1周内死亡率达到5%以上,最高达到20%。种鸡患病后期所产种蛋孵出的鸡苗有1%~2%的鸡只出现“观星”姿势,头向背后极度弯曲呈角弓反张状,或头歪向一则或仰头转圈,双腿麻痹不能站立和行走,病鸡以跗关节和尾部着地,坐在地面或倒地侧卧。

    由于该公司肉鸡场使用的复合多维预混料同样是自己配制,所以公司肉鸡场的鸡群亦有相似病状:30天龄内的雏鸡中有10%~30%的鸡只出现趾间皮肤干燥爆裂出血、生长滞缓、食欲不振、羽毛蓬乱无光泽、腿软无力和步态不稳;雏鸡中有1%~2%的鸡只出现趾爪向内蜷曲;30天龄以上的中鸡有5%~10%的母鸡及30%~50%的公鸡主翼羽及副主翼羽变白,有5%~10%的中鸡出现趾间皮肤干燥爆裂,并且随着使用该种饲料的时间越长其羽毛变白及趾间爆裂出血的病状越明显,发生比例越高。

    二、病变

    病死鸡无明显病变。

    三、诊断

    1.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对30天龄以上的发病鸡群(包括种鸡及肉鸡)进行抽血检测,鸡群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囊病等抗体均达到较高的滴度,且较均匀一致;以病死雏鸡及发病中鸡的心血、肝、脾等为病料,接种鸡胚,未分离到致病性病毒。采取病死雏鸡及发病中鸡的心血、肝、脾等病料分别接种麦康凯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血液琼脂平板等未分离到相关细菌。

    2.治疗性诊断:由于对此发病鸡群作出疑似B族维生素缺乏症的初步诊断前,该公司已将自配多维预混料的饲料用完,已改用罗氏438多维代替以前的多维,所以笔者无法对原自配多维预混料及配合饲料成分作送检分析。通过改换多维预混料半个多月以后,种鸡群及肉鸡群的生产逐渐恢复正常。笔者将开产种鸡在发病后期间所产种蛋孵化出来的1天龄残次雏鸡900只分成9组,每组100只,除1组不使用任何药物作对照外,其他8组分别使用维生素B1(10毫克/次)、B2(2毫克/次)、泛酸(200微克/次)、烟酸(15微克/次)、B6(10毫克/次)、叶酸(100微克/次))、B12(0.5微克/次)及复合维生素B(10微克/次)进行治疗。

    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5天后观察各组发病情况。结果发现注射维生素B1、B2、泛酸、叶酸及复合维生素B的雏鸡发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以注射复合维生素B的雏鸡康复得最好。故初步诊断该病为B族维生素缺乏症,而非单一种维生素缺乏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肉鸡 预混料 羽毛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