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当前鸡病的流行动态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广大养殖户对疾病防治意识的提高,新城疫、大肠杆菌等一些老病在兽医临床上逐渐得到了控制,但是近几年来,鸡附红细胞体、链球菌等一些新病又开始出现,由于人们对这些病的认识不足,给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笔者特将当前鸡病的流行动态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鸡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据报道,2000年以来,我国此病迅速蔓延至 20个省市以上,但以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报道较多,但从2006年以来关于鸡的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也开始增多,从而引起了重视,大家开始关注本病的流行动态。
2006年7月下旬开始,河北邯郸地区的部分鸡场的蛋鸡在产蛋接近高峰时出现产蛋量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大,最高的从89%下降到20%,发病鸡的日龄从150日龄到180日龄不等。从发病到产蛋恢复大约需要10 ~15天,刚开产鸡群大约经过20 天,产蛋量才开始回升。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顿;鸡冠有的红紫,有的苍白;后期发冷,排灰绿色稀粪,少数严重者拉黄绿色稀粪,偶有神经症状(抽颈)。白天偶尔听见怪叫声,晚上尤为明显,似青蛙叫。出现神经症状后很快死亡。
剖检变化 主要表现为肝脏、脾脏肿大;坏死性肝炎、肝周炎和心包炎;肺水肿并有出血点;胆汁浓稠;卵泡萎缩坏死、出血,严重者卵泡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充血,内有干酪样物。嗉囊黏膜坏死脱落,喉头部黏膜和气管黏膜有出血点,肠黏膜充血出血,溃疡性肠炎。腺胃外脂肪、心冠脂肪、胸骨内膜和腹部脂肪等都有大量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血液稀薄并凝固不良,严重的呈粉红色。
诊断 附红细胞体病是多因素性疾病,抗病能力弱、营养不全面、卫生环境差、免疫程序不合理等都会成为诱发病因,通过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初步诊断该鸡群所患的是附红细胞体病,确诊需进行试验室检查。
治疗情况 笔者建议鸡场工作人员用磺胺间甲氧嘧啶对鸡群进行了治疗,投药期鸡群症状有好转,采食量上升,产蛋量也慢慢上升,每天上升1%~1.5%左右,但停药1周左右又表现出临床症状。
后又建议其用20%长效土霉素,每只鸡肌肉注射1 毫升,每天1次,连用3 天;然后全群用氟必康(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饮水,连用5天。同时要避免鸡群因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的细菌感染,而且尽量减少应激,尤其不能在近期内接种疫苗。经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节肢类吸血昆虫、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头是本病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从此次鸡群发病的季节来看,正是当地蚊虫等节肢类吸血昆虫大量孳生季节,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二、鸡链球菌病

一直以来,链球菌多感染猪、羊,引发疫病流行。但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发现,禽亦常常发生此病,其发病率并不少于其他传染病,对养禽业造成了较大损失;
临床症状 呼吸困难,鸡冠上半部发白、下半部和肉髯发紫,有的肉髯水肿,体温升高到43.5~44℃;病鸡持续下痢,初期排褐色粪便,后期有的排稀白粪便;大部分为单眼肿胀,形成一层厚膜掩盖在炎症的黏膜上;有的病鸡胸腹部皮下发青乃至黄绿色。
病理剖检变化 胸腔内有渗出物蓄积,气囊膜增厚,肌肉有充血、出血,心胞膜增厚并有出血点,肝脏瘀血、肿大呈暗紫色,质脆,胆囊肿胀,胆汁充盈,肝和肾有坏死灶,小肠有出血性炎症,腹膜发炎并有少量红色腹水。
防治 对链球菌比较有效的药物有庆大霉素、磺胺药物等,青霉素、链霉素也有效。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每次肌注3000单位,或混水每千克水加3~6万单位,连用5~7天;肌肉注射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天2~3次,连续5天;青霉素每只1500~2 000单位饮水,连喂3~5天为1个疗程,或病鸡每千克体重肌注5000~10 000单位,连续3天,可以控制病鸡的死亡。
另外,在用药方面,由于链球菌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治疗每次投药量应足够,直至治愈为止。同时,应做药敏试验,用抑菌效果好的抗生素治疗。因本病与绿脓杆菌的临诊症状相似,易发生误诊,应引起注意。

三、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症

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征是一种主要侵害肉鸡的疾病,10~18日龄为发病高峰期,42日龄的商品代肉鸡也可能发生本病。病鸡头部震颤、运动失调、昏迷、失明、死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附红细胞体病 肉鸡 坏死 新城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