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又称白冠病。卡氏白细胞虫是属于疟原虫科、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其雌雄配子体寄生在鸡的红细胞或白细胞内,它的发育过程需要库蠓参与才能完成。含有子孢子的库蠓在叮咬鸣时,子孢子进入鸡体内经血液到网状内皮系统内进行裂殖增殖,产生无数的裂殖体和裂殖子。肝型裂殖体在肝实质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所产生的肝裂殖体成熟后释放出的裂殖子有三个去向:①再进人旰实质的细胞内形成肝裂殖体。②被巨噬细胞吞食后发育为巨型裂殖体,巨型裂殖体在内脏各器官组织内进行裂殖增殖。③进入血细胞内进行配子生殖,发育成雌、雄配子体。在鸡血液内的雌雄配子体进入库蠓的胃内进行配子生殖,雄性配子与雌性配子结合后形成合子,进一步发育为动合子、囊合子。囊合子在蠓胃内进行孢子生殖,形成子孢子,当蠓再吸血时又将子孢子传人健康的鸡体内,重复上述的发育史。自2004年以来,我市发生了几起卡氏白细胞虫病,现将诊治情况简述如下。yzyz
  1 发病情况yzyz
  2004年7月4日,我市某蛋鸡场饲养蛋鸡8 000羽,280日龄时出现部分鸡排绿色或黄白色稀粪、鸡冠苍白、产蛋下降等症状,一开始该场技术员怀疑是新城疫,用新城疫疫苗4倍剂量免疫接种后不见好转,反而死鸡不断增多,每天死亡15-20羽,急来我局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就诊。yzyz
  2004年7月14日,我市某鸡场饲养仙倨鸡的4000只鸡群于17日龄时出现部分鸡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些甚至废食,毛松怕冷,排白绿色稀粪,呼吸困难,部分病鸡突然抽搐死亡,嘴角流出鲜血,至7月19日共死亡121只。2005年7月20日,一批9月龄蛋鸡出现类似情况,2 000羽蛋鸡每天死亡3—4只。2006年7月6日我市某蛋鸡场一批500余日龄的土蛋鸡又出现鸡冠苍白、个别鸡口流鲜血的病例,1400只鸡每天死亡5-6只,用恩诺沙星治疗3天无效,再用1s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加水20kg(同时加适量的碳酸氢钠)饮用3天,还是未能控制死亡,后改为每g加水14kg,饮水2天后停止死亡,继续巩固一天后未再复发。yzyz
  2 临床症状yzyz
  病初用手触病鸡胸腹部位即感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甚至废绝,精神沉郁,羽毛蓬乱,运动失调,卧地不动,鸡冠苍白,贫血,体重下降,消瘦,呼吸困难,口流涎,排绿色或白绿色水样粪便,并有多量的黏稠液体,发育迟缓,产蛋率下降,蛋壳颜色发白,有时有软壳蛋。急性病例的病鸡扇动翅膀,突然抽搐倒毙,死前口流鲜血。部分病鸡咳嗽,倒提病鸡时,见其口腔流出黄绿色带有酸味的液体。yzyz
  3 剖检病变yzyz
  剖检死鸡,腭裂充积带血黏液,双侧肺脏充满血液,血液稀薄;肾脏周围常有大片出血,严重者大部分或整个肾脏被血凝块覆盖;肝脏明显肿大、质脆,心脏、脾脏、胰腺、腺胃黏膜、肌胃角质膜下出血;肌肉苍白,可见全身皮下、胸肌、腿肌的表面有大量散在出血斑点和针尖大至粟粒大小灰白色结节,心外膜、肝、肺、肾、胰腺、肠浆膜、肠系膜和附着于肌胃脂肪及腹腔脂肪等处均见有针尖大至粟粒大小的灰白色或红色圆形小结节突出于表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直肠黏膜呈弥漫性出血,肠腔内有时有血块。yzyz
  4病原学检查yzyz
  使用血片检查法,以消毒的注射针头,从鸡的翅下小静脉或鸡冠采血一滴,涂成薄片,或是制作脏器的触片,再用姬氏染色法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一些血细胞内含有卡氏白细胞虫的配子体,这些细胞往往显著增大,形态改变。yzyz
  5 防治措施yzyz
  根据上述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鸡卡氏白细胞虫病。针对发病情况,我们及时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yzyz
  5.1 防止蠓类等昆虫进入鸡舍,鸡舍门、窗装上纱门、纱窗,并定期清扫,以免纱网上沉积的灰尘影响通风。yzyz
  5.2 扑灭传播者库蠓,将堆积在鸡舍旁的鸡粪清除,然后用除虫菊酯喷洒被污染的地面,再撒上石灰粉;彻底清除鸡舍周围杂草、污物和积水,并彻底清洗鸡舍地面和用具,清扫鸡舍墙壁,再用0.05%的除虫菊酯喷洒,以杀灭库蠓,对感染鸡群,每天喷雾一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城疫 排水 病原学 疫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