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及性别的鸭均可感染,在秋季鸭群的运销旺季和低洼多水的污染地区最易发生和流行。其传染源主要是病鸭、带毒鸭以及其他带毒的水禽、飞鸟。本病可通过消化道、滴鼻、泄殖腔、注射及某些吸血昆虫等传播。
症 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4天,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可达43℃~44℃),流泪、下痢,两肢发软,头颈部肿胀。剖检特征为内脏器官广泛出血,食道黏膜有伪膜性坏死性炎症,泄殖腔发炎及肝脏灶状坏死。
防治措施
1.严防从疫区引进种蛋和雏鸭,禁止到该病流行的地区放牧,严格做好各生产环节的检疫及消毒工作,定期用10%的石灰乳或5%的漂白粉液消毒鸭舍及饲养用具。
2.加强饲养管理,适当添喂多维素,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雏鸭5日龄进行首免,25日龄进行二免,商品蛋鸭或种鸭产蛋前要进行第3次免疫。
3.一旦鸭群发病,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上报疫情,按法定要求采取封锁、隔离、焚尸、消毒等综合措施。患疫鸭舍及饲养用具也可用3%的热氢氧化钠液或1∶100的菌毒特热水稀释液喷洒消毒。对疫区内的健康鸭群或疑似感染鸭群,应立即使用鸭瘟鸡胚弱毒苗接种,每只1~2头份。
4.每只病鸭肌注鸭瘟高免血清0.5毫升或聚肌胞0.5~1毫升,每3天注射1次,连用2~3次,进行早期治疗。也可用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或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按每只病鸭2克的用量混饮,每天1~2次,连用3~5天(产蛋鸭禁用,肉用鸭售前停药8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j/3/2006-11-28/13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