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肉鸡的饲养与管理


【诊断】根据本病特征性神经症状及剖检变化即可做出诊断,但要注意马立克氏病和淋巴白血病的鉴别。若要确诊,应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防制】在孵化场,蛋鸡和种鸡一般在出壳后12-24小时内接种火鸡疱疹病毒疫苗或液氮苗。接种疫苗后的14日龄内,鸡舍还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雏鸡接触到环境中的马立克氏强毒,因为马立克氏疫苗在接种后约到14日龄才能产生完全保护。药物预防采用芪蓝抗毒饮500mL配水250-500kg,连用3-5日,2次/日,饮水给药前停水2小时,或者三林合剂227g兑水160kg,连用3-5天,同时配合激活I或激活II饮水。


MD
LL
RE


发病日龄
28天(一般5—6周和12—24周)
16周(通常为30周龄)
2—6月

发病率
5---80%
5%


临床症状
常有麻痹或轻瘫
无麻痹
无麻痹

剖检病变
外周神经和神经节肿大
常有

神经肿瘤

眼肿瘤
可能有



法氏囊
常见萎缩,少见滤泡间肿瘤
少见萎缩,常见肿瘤
常见萎缩,少见滤泡内肿瘤

法氏囊肥大
可能有



皮肤和肌肉肿瘤
可能有



消化道肿瘤
少见
常有
常有

肝、肾肿瘤
常有
常有
常有

性腺肿瘤
常有
很少


脾肿瘤
很少
常有


心肺等其他器官肿瘤
可能有
很少


显微病变
外周神经淋巴细胞浸润
常有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细胞浸润
可能有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
常有



法氏囊细胞增失
滤泡间
滤泡内


肿瘤细胞的性质
60—90%T细胞;3—25%B细胞
91—99%B细胞
T细胞常见B细胞少见

肿瘤细胞学
多形细胞:成淋巴细胞,小、中、大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
均一的成淋巴细胞
多形细胞

(2)禽白血病(Avian leucosis LL)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avian leucosis/sarcoma viruses)群中的病毒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临床上以淋巴白血病病毒(LLV)最为常见。本群病毒分为A~J 10 个亚群。感染鸡的有外源性的A、B、C、D、J亚群和内源性的E亚群。ALV的A、B、C、D亚群(主要为A,其次为B)主要在蛋鸡诱发B淋巴细胞性的肿瘤。一般在三月龄后才会开始发病,主要发生在六月龄以后。 ALV的J亚群主要在肉用型鸡诱发骨髓细胞样细胞瘤,最常发生在肝脏,也见于脾、心、卵巢、胸骨、肋骨等器官。发病高峰在开产前后。

鸡白血病几乎见于所有的成年鸡群,在秋季4-10月龄母鸡、营养差、饲养卫生不良的鸡群发病较多,以持续散发为主。病鸡冠逐渐萎缩、苍白,消瘦、停产。病程较长,慢性消耗。

【症状】雏鸡感染后不显任何症状,与正常鸡没什么区别。临床症状常于14周龄后出现,到性成熟发病率最高。病程一般10天左右,本病无特殊临床症状,仅可见产蛋鸡休产、停产,还可见食欲减退,消瘦,虚弱,精神萎顿,绿色下痢,鸡冠苍白、皱缩、偶尔发绀。严重病例腹部膨大,手压可摸到肿大的肝脏,故又叫“大肝病”。

【病理】首先是肝肿大。肝脏在所有脏器中病变发现率最高,其次为脾、法氏囊、肾、卵巢、骨髓、胸腺等依次有肿瘤病变的形成。法氏囊和肾脏肿大。

其他各脏器病变较多,尤其心、肺常见病变。发生在脏器的肿瘤呈结节型、粟粒性、弥散型和混合型等。肿瘤质地柔软,光滑,闪光。切面呈淡灰色道乳白色,罕见有坏死区。

【防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控制该病。种鸡和种蛋必须来自于无本病的鸡场,雏鸡和成鸡隔离饲养,及时淘汰发病鸡,同时对环境、器具要经常彻底消毒。药物预防采用芪蓝抗毒饮500mL配水250-500kg,连用3-5日,2次/日,饮水给药前停水2小时,同时配合激活I或激活II饮水,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3)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
由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一群以淋巴网状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主要为垂直传播。

【剖检】临床常分为以下3型:

(1)急性网状组织肿瘤 由复制缺陷REV T株引起的,临床症状出现迅速,几乎见不到症状就发生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病禽肝、脾肿大,伴有局灶性或弥散性浸润病变,死亡前几个小时出现明显的白血病。

(2)僵鸡综合征 由几种与非缺陷型REV毒株引起的非致瘤性病变。病鸡生长发育明显受阻,瘦弱,部分鸡羽毛发育不正常,外周神经肿大,胸腺、法氏囊萎缩,肝、脾坏死,同时伴有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下降,即免疫抑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饲料 免疫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