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番鸭大肠杆菌和鸭疫里默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福州市仓山区某养鸭场一群40日龄番鸭发生了以咳嗽、排黄绿色稀粪及典型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动物回归试验,确诊为O78大肠杆菌和13型鸭疫里默氏菌混合感染;据药敏试验结果以极敏、高敏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十分明显。现报告如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 发病情况

福州市仓山区某养鸭场饲养了3 000羽番鸭,于2日龄免疫了雏番鸭“三周病”

疫苗;30日龄之前番鸭长势良好,随后发现个别番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不合群、羽毛松乱,拉黄绿色稀粪等症状,到40日龄时番鸭死亡多达600余羽,死亡率达20%,曾使用氟哌酸、氨苄西林治疗均未见效。?

2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不振,体瘦,羽毛松乱,眼鼻有黏液性分泌物,咳嗽,行动不稳或软脚,拉黄绿色或白色稀粪。?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鸭,可见明显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膜增厚,有干酪样渗出物,粘连于胸骨;肝肿大、出血,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纤维素性膜;气囊壁模糊不清,有干酪样物附着;脾呈斑驳样,表面有伪膜;肾肿大、出血,脑出血;气管、咽喉部有黏液;肺、法氏囊、腺胃、肌胃、肠道均未见明显的剖检病变。?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分离

取病死鸭的脑组织,接种于含血清马丁肉汤琼脂培养基,置烛罐中37℃培养24 h,获得两种直径不同、表面光滑、稍隆起、圆形、边缘整齐的菌落,将大菌落定名为A株,小菌落定名为B株。分别挑取A、B株单个菌落接种于LB培养基,37℃、160 r/min振荡培养24 h获得纯培养物。将A、B株菌纯培养物分别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但A株细菌长而B株细菌短小;将A、B株菌分别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A株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红色的菌落,而B株菌不生长。?

4.2 生化试验

微量生化管系杭州天和微生物有限公司产品,半固体培养基按常规方法制备,H?2O?2系上海桃浦化工厂产品。结果见表1。

表1 两株菌的生化试验结果(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番鸭 细菌 免疫 回归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