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艾美属球虫之病因学、病理学及免疫学(上)


一、绪 言

鸡球虫自发现至今,已有近 100 年之历史。由於鸡能生存之环境便是球虫最适之存环境,且由於长年来养鸡业发达,致使鸡之球虫已遍布世界之各个角落。由於本虫对家禽生产之影响甚为严重,故人类对其所做之研究亦甚为深入而广泛∶在其基本病因学方面,吾人致力其生活史中之种种历程;在病理学方面,吾人研究其致病机转;生理方面,亦努力了解其代谢机转并据此研制抗球虫药;在遗传方面,亦探讨其抗药性之发生及抗药性遗传因子之遗传行为等。至於球虫免疫之研究,早在 Tyzzer ( 1929 ) 最初发现时即已著手,但此一主题之热甲,还是晚近之事。究其可能之原因,一为受免疫学本身成长之带动,另一为球虫之抗药株快速出现及屠体药物残留量之受到重视所致。实是球虫免疫之研究更显得重要。

二、鸡艾美属球虫之病因学

球虫 ( Coccidia ) 是属於原生动物门,Apicomplexa 亚门,孢子虫网,球虫目之寄生性原虫。本目在禽病学上重要者仅为艾美科一科。寄生於鸡之球虫以本科之艾美属 ( Eimeria ) 对养鸡业之威胁最大。世界上共有 9 种,分别为∶E. acervulina、E. brunetti、E. hagani、E. maxima、E. mitis、E. mivati、E. necatrix、E. praecox、E. tenella。於本省此 9 种鸡球虫均已由李永基、刘锦志、徐亦微等人发现。兹将鸡球虫基本病因学特性简介如下。

1.生活史

鸡艾美属球虫之生活史一如其他孢子虫,共分三个阶段∶(1)裂体繁殖期 ( merogony );(2)配子繁殖期 ( gamogony );(3)芽胞繁殖期 ( sporogony )。生活史中无须中间宿主。芽胞繁殖期於自然界进行,另 2 个阶段均在肠管中进行,故此 2 阶段合称体内繁殖期 ( endogeneous stage )。

球虫於完成体内繁殖期後便以卵囊 ( oocyst ) 之形式将後代排出体外。初排出之卵囊并无感染力,必须在自然界经过芽胞繁殖期形成芽胞化卵囊 ( sporulated oocyst ) 後方具感染力。鸡於经口感染了芽胞化卵囊在砂囊内即被磨破,释出之胞子囊 ( sporocyst ) 随食物进入小肠,在小肠内由於胆汁和消化?之共同作用,使孢子囊破裂并释出胞子虫 ( sporozoite )。胞子虫钻入肠上皮细胞进行裂体繁殖期。

胞子虫进入细胞後首先形成滋养体 ( trophozoite ),数小时後便开始分裂,形成裂殖体 ( meront ),内含裂殖子 ( merozoite ),其数目随种而异。经若干代 ( Generation ) 之裂体繁殖後 ( 代数视种而异 ),便进行配子繁殖期。经雌雄分化之裂殖子於进入肠上皮细胞後即分别形成大配子细胞 ( macrogametocyte ) 和小配子细胞 ( microgametocyte )。配子成熟後,小配子细胞内之小配子即离开小配子细胞,游向大配子,形成合子 ( zygote )。合子成熟後即为卵囊,随破损之组织和粪便排出体外。整个体内繁殖期所须之时间 ( prepatent period ) 视种而异。

卵囊於自然界中之芽胞繁殖期整个过程称芽胞化 ( sporulation )。卵囊於离开动物体後,於适当之温度、湿度、和充份氧气之存在等条件下立即进行芽胞化。发育完成之卵囊共含 4 个胞子囊,每个胞子囊内含 2 个胞子虫。

鸡球虫在宿主体内并非无限期的寄生,若无重覆感染,则於卵囊排净後即自愈 ( Self - limited )。

2.分 类

鸡艾美属球虫种之分类复杂,兹将其分类要点扼要说明如下 ( 参考表 1 )。

1.寄生部位

球虫因种而异,在肠管中有固定之寄生部位。如 E. tenella 寄生於盲肠;E. necatrix 之裂体繁殖期在小肠中、下部,而配子繁殖期则在盲肠。

2.肉眼病变

球虫因种而异,有不同之肉眼病变。如 E. acervulina 在十二指肠粘膜有马蹄形白斑,E. hagani 在十二指肠回旋至卵黄憩室之肠浆膜面有红色出血点。

3.卵囊之大小、形态、及颜色

除 E. tenella、E. mitis 和 E. maxima 外,凭卵囊极难鉴定种别。E. tenella 之原生质块有棘状空起;E. mitis 之卵囊呈正圆形 ( 其他种类均为椭圆形或卵圆形 );E. maxima 特别大,卵圆形,且卵囊液呈淡黄色。其他之球虫因无特别特徵,且卵囊大小之上、下限均重覆,故不易鉴别 ( 表 1 )。

表 1 鸡 Eimeria 属球虫之分类特徵

<--mstheme-->
种 别

Eimeria<--mstheme-->

卵囊长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抗药性 渗出 处理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