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养鸡环境与设施的缺陷是疾病发生的隐患




莱阳农学院动物科学系  王宝维 葛文华
  同养鸡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养鸡在品种、饲料和疾病防制技术上差距逐渐缩小,而在环境与设施方面差距就相当大了。譬如说,目前国内北方地区商品肉仔鸡80%以上饲养在塑料大棚或简易鸡舍,冬不保暖,夏不防暑,空间较小,通气性很差,在这种鸡舍里养鸡,成活率是无法保障的。肉种鸡及蛋鸡鸡舍环境与设施也相当简陋,布局也极不合理。造成排污困难、场地污染严重、苍蝇多;夏季遇到高温,经常出现热死鸡现象,受精率及产蛋率显著降低;冬季鸡舍寒冷,呼吸道疾病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90%左右鸡场设计不够合理。采用设计不合理的鸡场用最好的品种、饲料及药物疫苗也无法达到应有的生产水平。为此笔者认为,鸡舍环境与设施落后是引起疾病不断暴发的关键因素,作为养鸡生产者应为鸡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良好环境。


(一)把好鸡场的验收关 过去对种鸡场的验收,多数是强调品种的纯度、卫生防疫程序和场内技术人员构成 ,对已建造好的鸡舍环境设施无能为力。今后验收种鸡场时,应加大环境设施的评分比重,不符合标准的应责令改造或暂停。验收的结果要经媒体公布于众。另外,对一些规模较大鸡场的建造必须做好论证和审批工作,个人想建养鸡场必须事先申报,畜牧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防止建成后带来不良后果。


(二)加快制定鸡产品内外销售药残标准 近几年来,肉鸡及鸡蛋主要向日本和香港等地出口,由于外商要求较严,因此一些饲养出口鸡的养鸡户深感控制药残的重要性。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国内鸡产品的药残标准,并对饭店及市场上销售的鸡产品严格进行检疫,使低劣产品没有市场,引导养鸡者通过改造养殖设施来提高鸡的健康水平,以减少用药。


(三)搞好鸡舍的标准化设计 我国是一个养鸡数量达几十亿只的大国,总产蛋量及饲养数量都名列世界前茅。这样一个养鸡大国建造鸡舍却没有一个主管部门过问,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标准鸡舍图纸供大家去参考。因此,建议畜牧主管部门组织有关科技人员进行认真设计,做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投资的鸡舍图纸来,避免投资风险,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


(四)扶持农户专业生产向规范的家庭农场发展 90年代,养鸡生产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涌现出一大批养殖专业户,但由于饲养分散,技术管理水平极不平衡,很难使生产水平及质量再上一个台阶。因此,我国鸡产品生产的主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是适当规模的专业大户或农场。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应鼓励和扶持具有一定条件的农户建立财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成立规范的家庭农场(或农庄),促使农户经营向正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使“公司+农户”的生产结构得到加强,由过去松散型向紧密型方向发展,由核心公司集中向银行为其旗下的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加快改善目前的落后饲养方式及简陋的条件。对于一些饲养技术水平低、数量少、效益差的小型饲养户不给予扶持,使其自然淘汰。总之,

未来养鸡生产处于微利经营,只有采取规模饲养、标准化管理才有利可图。


从山东烟台、莱西、潍坊等地企业肉种鸡舍及商品鸡舍进行标准化改造的经验来看,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显著提高,原先一套祖代AA肉种鸡66周龄提供45只左右父母代母雏,现在可提供55~60只父母代母雏;父母代生产商品代肉鸡,过去仅提供120~130只,现在可提供150~155只,而且用药量能够减少55%,成活率提高5%~10%。商品肉鸡成活率提高5%,饲养密度增加30%~40%,每只肉鸡疫苗药物费由原来0.8~2元降到0.3~0.5元以下,基本达到国外生产水平。


总之,鸡舍环境设施简陋,鸡群疾病难以控制,管理再好,也避免不了发病。若为鸡群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标准化鸡舍,发病机会明显减少,品种的遗传潜力能够充分发挥,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养鸡业处于微利经营的时代,才具有强竞争力。为此期望人们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摘自《山东家禽》邮编:265200)



摘自:《山东家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肉鸡 品种 成活率 饲料
上一篇 : 鸡痘的防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