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痘的防治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夏秋季节多发。主要通过皮肤损伤传染,其中蚊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因素。目前,蚊虫逐渐增多,鸡痘的防治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鸡痘的特征是在口角、鸡冠、翅下等少毛或无毛处皮肤出现痘疹,一般称皮肤型鸡痘。另有一种主要在口腔和咽喉部粘膜发生坏死性炎症,形成伪膜,所以又叫“白喉”型鸡痘。病鸡群的病死率较低,但发病率高,可使病鸡生长缓慢,影响产蛋率,并可诱发其他传染病。如鸡群有混合感染时,可造成大批死亡。鸡舍拥挤、通风不良、氨气过多、阴暗、潮湿时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病鸡发病初期在在患部形成灰色小硬结节,突出于皮肤表面,1~2天后形成痂皮,一般7天后痂皮脱落,可见到明显的遗留痕迹。患病雏鸡和幼鸡精神萎顿,食欲大减,体重减轻,甚至死亡。若痘长在眼上,则眼流泪,怕光,眼睑粘连甚至失明。白喉型鸡痘无明显的外观症状,只表现呼吸困难,往往因口腔和咽喉部位堵塞而窒息死亡,危害较大。
本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1、搞好灭蚊措施,注意鸡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由于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应对所有可以孳生蚊虫的水源进行检查,清除这些污水池;鸡舍要钉好纱窗、纱门防止蚊子进入,并用灭蚊药杀死鸡舍内和环境中的蚊子。因为鸡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和脱落的痂皮中,而且鸡痘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能在环境中存活数月,所以要注意舍内和环境的消毒。
  2、预防接种。1日龄以上鸡均可刺种。6日龄~20日龄雏鸡用200倍稀释的疫苗刺种一下,20日龄以上雏鸡用100倍稀释的疫苗刺种一下,1月龄以上刺种两下。本苗接种3天~4天,刺种部位出现红肿、结痂,2周~3周后痂块即可脱落,免疫后14天产生免疫力,雏鸡免疫期两个月,成年鸡免疫期5个月。首次免疫多在10日龄~20日龄左右,二次免疫在开产前进行。为有效预防鸡痘发生,应根据各地情况在蚊虫孳生季节到来之前,做好免疫接种,目前正式需要全面预防接种的季节。需要注意的是,鸡痘疫苗的免疫后必须认真检查,只有结痂放为生效,如不结痂,必须重新接种。另外鸡痘疫苗只有皮肤刺种才能有效,肌肉注射效果不好,饮水则无效。
  3、采取措施防止鸡体表外伤。①及时修理笼具,防止竹刺、铁丝等尖锐物刺伤鸡皮肤;②出现外伤的病鸡及时用5%碘酊或紫药水涂擦伤部。
  4、病鸡可采用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对症治疗可剥除痂块,伤口处涂擦紫药水或碘酊。口腔、咽喉处用镊子除去假膜,涂敷碘甘油,眼部可把蓄积的干样物挤出,用2%的硼酸液冲洗干净,再滴入5%的蛋白银液。大群鸡用鸡痘散和吗啉呱混料,连用3~5日。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广普抗生素,如环丙沙星、蒽诺沙星等连用5~7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病毒 传播 环丙沙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