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雏鸡死亡原因浅析


1.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农家育雏一般采用纸箱、箩筐等作为育雏保温设备,很难掌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疾病预防工作不力。农家育雏,很少注意育雏的保温设备、料槽、饮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雏鸡进育雏舍后,往生育不及时进行鸡新城疫的基础和加强免疫,法氏囊、鸡痘疫苗接种也不及时。雏鸡白痢杆菌和球虫病是育雏阶段两大疾病,农村育雏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预防时间和方法,多数情况要等病鸡出现症状后才采取有关措施,工作被动,效果差。
3.饲料种类单调,营养不全面。农家饲养雏鸡,一般只选择自己生产的玉米、大麦、小麦、青菜等单一饲料喂鸡,缺乏动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不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严重地阻碍雏鸡的生长和发育。雏鸡表现体质瘦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要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及当地饲料来源和种类,因地制宜地配制雏鸡的全价饲料。
4.鸡舍的卫生差。农村育雏一般不太注意鸡舍卫生,鸡舍地面或炕面的垫料长时期不更换,也不经常打扫,舍内湿度大,鸡粪成堆,病原体和寄生虫病就很容易传播,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只要搞好鸡舍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和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定期将鸡舍用具进行消毒,再配以药物预防和治疗,就可以控制疾病的传播,降低育雏的死亡率。(李冬 江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传播 免疫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