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肉种鸡发生疑似免疫破坏性疾病病例报告


近年来,临床病例不断增加,病理变化复杂多样,给养禽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也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1995年本人就遇到了一个肉种鸡以发烧、神经症状和其后代雏鸡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波及整批鸡群发病的病例,当时无法确诊,根据长期跟踪服务调查发现,可能是发生了某中对鸡体免疫有破坏性的疾病。由于类似病例在临床中还经常地遇到,对养鸡业危害很大,因此,报告于下,供分析参考。
1.基本情况
某公司有三个肉种鸡饲养车间、鸡舍隔离条件较好,纵向通风,自动料线、水线,全人工控制光照,鸡场建筑、布局,卫生条件符合要求,免疫程序、饲养管理合理,使用全价饲料质量比较有保障。
2.发病情况
1995年6月2日开始第一个鸡舍发病,到6月10日时,两批17717只肉种鸡群在两个车间的六个鸡舍饲养,全部相继发病,发病日龄分别为200日龄和300日龄左右。死亡、淘汰高峰历时35天,期间用药六个疗程,由于疾病死亡334只,死亡率1.89%,淘汰1317只,淘汰率7.43%,死淘率共为9.32%,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21%;其新生雏鸡死亡率21日龄达到36%,而且其新生雏鸡的各类症状尤其是呼吸道症状更为严重。6月20日将发病鸡1091只隔离饲养,治疗观察,到7月2日共死亡101只,到7月9日治疗不愈全部淘汰。
此后,鸡群零星发病不断,各项生产性能很低,其中较小的一批鸡与300日龄左右时再次发病,当时未能做出确切诊断结论。
3.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发病以后症状、病变不典型是本病的典型特点。症状比较复杂,同一批鸡在不同的鸡舍、在病程的不同阶段,症状、病变差异很大;甚至同时解剖不同的个体病变不一致;有的鸡不见仍何症状和病变。
主要临床症状为:整个鸡群精神欠佳,最为严重的,全群约40—60%呈发病状态,伏地,眼闭,一侧或两侧眼眶肿大、乌青或塌陷,个别鸡呈“观星”姿势、伏卧、并不时摇头,拉白色稀粪;有的病鸡斜颈,有的病鸡动时睁眼,大多数发病鸡鸡体很烧;眼右后上角静脉突起或有出血、肉垂硬肿、流鼻、单或双耳内有黄色分泌物;有的病鸡双眼眼睑肿胀,拉黄色水样稀粪。
解剖常见:有的死亡鸡无症状,有的眼眶周围皮下黄色胶冻样浸润,头颈部皮下出血、溃疡、有的有血凝块,胸内壁有出血斑点,两膝关节外出血,卵泡菜花样变或破裂;肌肉暗红,肝大、下沿有黄伪膜,心包厚,弹性低、心冠脂肪弥漫性出血点,陈旧性卵黄性腹膜炎和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各脏器粘连;嗉囊空、充气,腺胃与肌胃交接处有出血,肌胃内容物绿色;外观严重贫血,可见部位特白,肝特大,被膜内外出血,腹腔内有血凝块,心外膜严重弥漫性出血点,肾肿大、苍白,腹中有蛋,卵泡很多且很好,脾肉红色局部黑青,肠道鼓气、黑色淤泥状、壁薄;败血性暗红色外观,肝大、暗红,有脱水状(皮不易剥离,组织干);肺内有白黄色结节;外观精神正常,冠白,心壁外侧有一点状出血,肝灰红、被膜下有淤血斑,脾灰白,卵巢上无成熟卵泡,输卵管细;死亡母鸡,腹部特别膨大,腹腔内积聚大量黄色液体;等等。
4.诊断
4.1实验室检验
取病、死鸡的肝、心、脾、肺、肾、血、脑组织,G染色镜检为阴性,细菌培养为阴性。对鸡群的新城疫抗体水平进行了密切的监测,发现大多数发病鸡群在发病时偏低,但有的鸡群HI抗体水平为8时仍有发病的情况。
4.2流行病学及防治效果调查
对发病种鸡及其所产新生雏鸡跟踪服务调查,发现:
4.2.1同一来源,采用相同免疫程序的鸡群发病日龄基本相同。同期在周围地区的其它鸡群,到200日龄和300日龄左右时也有发生类似疾病的情况。
4.2.2同一地区甚至同一饲养场的不同鸡群,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同期在一、三车间饲养的其它不同日龄的鸡群健康状况正常;发病肉种鸡新生雏鸡在不同的地区饲养同时发病,而与其在同一鸡场甚至同一鸡舍饲养的其它来自于健康种鸡群的同日龄的新生雏鸡不发病。
4.2.3种鸡群发病以后种鸡及其后代雏鸡,常用抗菌素等不能彻底治疗,收效很小,被群众称为“百药无效”。
4.2.4该病似乎对鸡新城疫的免疫特别敏感。在发病的早期用新城疫活苗免疫能使鸡群及其后代不发病。对以后发病种鸡及其后代紧急接种新城疫疫苗,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但对种鸡及其后代雏鸡用新城疫油剂苗免疫以后达不到预期的保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新城疫 抗体 后代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