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球虫病是家兔的主要寄生虫病,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本文对复方中药、单味中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中药添加剂和中西药结合用药防治兔球虫病的概况及中药治疗兔球虫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中药;兔;球虫病
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一般来说,主要发生在温暖潮湿季节,以6~8月份高发,尤其对90日龄以内的幼兔,其侵袭率、致死率较高。幼兔感染率高达90%以上,患病幼兔死亡率高达40%~70%[1]。耐过的兔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体重可减轻12%~27%[2],而且成为长期带虫者。成年兔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可成为带虫者而成为传染源,亦对生长发育及繁殖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尚未研制出兔球虫疫苗,国内外防治兔球虫病的主要方法仍然是应用抗球虫药。但由于各地球虫株的差异以及兔球虫对各种化学性抗虫药很容易产生抗药性,甚至对交叉使用的数种药物亦能产生耐受性, 使得一些养殖场(户)即使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仍然有临床或亚临床球虫病的发生,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治颇为棘手。许多兽医工作者根据中药不易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的特点,在中兽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认真分析和总结前人的经验,开始从中药防治球虫方面进行试验,从而研究和开发出许多有抗球虫效果的中药复方制剂和添加剂,现将中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兔球虫病的情况简单综述如下。
1 中药防治兔球虫病的概况
近几十年来,由于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采用验证成方、自拟处方和提纯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等进行抗球虫效果测试试验。从试验用药的选择和组方来看大致情况如下:
1.1 复方用药防治兔球虫病
1.1.1“健兔灵”防治兔球虫病的作用 据康明[3]报道,“健兔灵”对防治兔球虫病有很好的疗效。根据驱虫消积、补气健胃的原则[4],“健兔灵”由白头翁40g,苦参40g,贯众50g,苦楝皮50g,百部15g,黄芪40g,麦芽10g,神曲10g组成,混合后研成粉末拌于饲料中喂服。饲喂结果表明,“健兔灵”以天然中药为原料,不仅能抗球虫,而且在改善兔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方面作用持久,健胃消食,益气补虚,且能减少兔的死亡率。“健兔灵”以白头翁清湿热,凉血止痢,贯众杀虫消积,清热解毒,促进畜禽生长发育为主药;苦参清化湿热兼杀虫,苦楝皮燥湿杀虫;百部润肺止咳兼杀虫,以助主药为辅;黄芪健脾补气,麦芽、神曲健脾消食,促进提高兔的消化吸收机能为佐使。此方药5g/(只.天),连用10天后,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减少率为99%。
1.1.2 “球虫九味散”防治兔球虫病的作用 “球虫九味散”是用于治疗兔球虫病的中药方之一。由白僵蚕50g,大黄25g,桃仁泥25g,地鳖虫25g,生白术15g,川桂枝15g,白茯苓15g,泽泻15g,猪苓15g组成。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研成粉末,拌于饲料中喂服。孙琪(1958)用此方药按3g/(只.天),每天2次喂服治疗兔球虫病。康明[3]用此方药以5g/(只.天)饲喂兔,投药后10天内OPG减少率为46.6%,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不显著,且在治疗过程中有兔死亡。
1.1.3“四黄散”防治兔球虫病的作用 “四黄散”亦为常用的治疗兔球虫的中药方之一。由黄连21g,黄柏21g,黄芩48g, 大黄21g,甘草27g组成,混合后研成粉末,拌于饲料中喂服。康明[3]用此方药以5g/(只.天)饲喂兔,给药后OPG减少率为73%,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1.4“克球散”防治兔球虫病的作用 孟昭聚等[5]自拟“克球散”用来防治兔球虫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克球散”由常山3份、柴胡1份、苦参2份、青篙1份、炒槐花2份、白茅根1份组成,共为细末。本方中常山、青篙清热燥湿杀虫为主药;苦参、炒槐花、白茅根凉血止血为辅药;柴胡解表退热为使药。六种中草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杀虫、凉血止血之功效。据报道,常山与柴胡合用对球虫有一定治疗作用。从常山中提取的生物碱一一常山酮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球虫药。柴胡及其主要成分柴胡皂甙具有解热、抗炎等作用,并能抑制组织胺或5一羟色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强,因此柴胡可能对球虫的发育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
1.2 单味用药防治兔球虫病
1.2.1据王秋梅等[7]报道,白头翁煎剂对球虫有很好得治疗作用,采用鲜草喂兔可以预防和减少球虫症的发生,秋冬可用晾干全草防治。取晾干的白头翁全草30克投入100毫升水中浸泡24小时,文火煎熬至50毫升左右制成煎制。治疗人工感染发病的8只患兔,每只口服白头翁煎剂5毫升,连服3天,每天1次,均治愈。通过10个月时间对自然感染发病的病兔76只治疗观察,治疗方法采用口服煎液,每次3毫升,治愈71只,治愈率93%以上。白头翁药理研究表明,白头翁味苦,人肺、心、大肠,有收敛止泻、清热燥湿、凉血解痉、镇痛作用,适于兔球虫病的治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tu/2/2009-06-18/14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