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养兔技术 > 饲养管理

当前兔业管理中存在的误区种种


笔者考察了许多养殖场,发现在养兔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在管理上的误区最多。为此总结了一下希望对您的兔场有所帮助。
一、兔子也怕冷。
有的养殖户认为兔子体表覆盖一层皮毛,可以抵御严寒的侵袭,事实上却是如此,有的肉兔品种可以在我国东北地区室外兔舍中度过零下三十多度的冬季严寒,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养兔的目的并不是让兔子锻炼耐寒能力,而是让其繁殖创造经济效益,按照兔子的繁殖温度来说在冬季低温下,怀孕妊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就是怀孕产仔率也是极其低下的。河北省一家兔场饲喂200只基础母兔,在零下15℃的情况下,其怀孕母兔仅占全部配种母兔的5%左右,并日只产1~2只而已(室外兔舍,未加保温措施)河北张家口一家养殖场中看到养殖户把室外兔舍用塑料膜覆盖,中午掀开的方法,母兔繁育哺乳受影响程度不大,一窝仔兔大多存活6只以上,笔者试验,8℃时无兔毛覆盖(无风),仔兔表现吱吱乱叫、倦曲、乱爬等应激反应,而10℃时同样情况下,仔兔则表现为安静,可见人在养兔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环境对兔只的繁育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兔子也需光照
有的养殖户咨询笔者,为什么冬季温度达到标准要求,饲料全价配制。无生殖器官疾患,母兔怀孕率特别低呢,笔者考察过许多兔场尤其是獭兔养殖场存在着兔只对光照需要不强的思维误区。母兔怀孕低是饲养者在管理上对光照不重视所致,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许多獭兔养殖场所修建的兔舍大多是半封闭式,即上层留双排通风口,留一二个出入门口,这样的兔舍对兔只夏季管理有独到之处。可是影响了阳光的摄入,使母兔怀孕率降低,对光照的漠视,使国内大批养殖场对激素类药物存在依赖性,加大了成本,而且注射效率并不好,母兔发情是需要光照来大力配合的,药物的作用不是唯一和万能的。
三、顺其自然
这些年,许多兔场在哺乳仔兔时经常出现偏差,如把哺乳母兔拿到兔舍外,把兔只横放在地上,用人为的方式把仔兔放入母兔怀中哺乳,认为可以提高仔兔成活率,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仔兔生长缓慢,母兔泌乳力降低,加大了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适应不了集约化发展的要求,有的养殖场人为的以为兔子和人一样用棉絮来替代兔毛保温,实际上兔毛的保暖性能比棉絮之类强的多,后果往往是造成仔兔冻饿而死,母兔哺育后代是一种天生的本能,人为的破坏这种本能的代价是巨大的。
四、盲目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技术适合规模化饲养潮流,可是在目前国内养兔业产业链不健全的条件下,对人工授精的盲目是不切实际的,一个兔场肩负着自繁自育的任务,大而全兔场管理模式对推广人工授精是极其不利的。
笔者认为,人作为对兔只的管理者,对兔只的生长、繁育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以兔为本的管理理念应该贯彻到养殖场的方方面面,才能够把兔只养好、管理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经济效益 锻炼 品种 后代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