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蚯蚓分阶段饲养管理


     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如下:

  种蚓管理 养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2~2.5千克或每平方米1万~1.5万条,每隔6~7天清除一次蚓粪,采收的蚓茧投入孵化床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蚓床,用侧投法补料,以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以利繁殖。

  孵化床管理 孵化基厚度以10~15厘米为宜,孵化基要保持碎细和湿润,每平方米可孵蚓茧5万~6万个,孵化基每月用铁叉松动1~2次,以利通气与幼蚓成活。

  前期幼蚓管理 待孵化基大部分粪化时,要及时除粪,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后期幼蚓和成蚓管理 后期幼蚓生长迅速,要增加除粪补料次数,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养殖;当性成熟和进入繁殖期后,要发挥蚯蚓生产和产茧优势,不失时机地降低养殖密度或及时采收利用,或取代旧的种蚓。

  密度控制 蚯蚓养殖的最佳密度,以每平方米2.8~3.1千克或每平方米2万条为宜,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方米3万条或每平方米2.5千克;后期幼蚓成蚓养殖密度可逐渐降至每平方米2万条左右。密度控制应与轮换更新结合起来,将种蚓床、孵化床、前期幼蚓床、后期幼蚓床按1:1:24的面积比建造,结合扩床养殖,即可达到控制密度的要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teyang/teyang/2009-06-24/117507.html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 : 幼兔培育技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