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螳螂的主要药用部分,一为干燥的成虫,另为螳螂所产的卵块——螵蛸。通过饲养取得上述两种药材,可采用阶段性饲养和全生活周期饲养的方法。

   阶段性饲养,是自野外采集5龄后若虫,放置在人为控制、并为其设计的与自然界较相似的生态环境中,给以适宜的食料,使其生长发育为成虫后进行采收;或使其交配产卵,收集卵块作为药用。这种饲养方法时间短,投资小,见效快。但由于螳螂是多种农林害虫的天敌,对消灭田间害虫起着很好的作用,大量捕捉田间若虫,会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不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故不提倡。 

  全生活周期饲养,是在野外采集少量的卵块,使其在人为控制下孵化为若虫,通过合理饲养与保护,减少自然死亡率,达到既取得药用部分,又保护螳螂的物种种群数量。此种方法应予提倡。 

  ①种卵的采集与保存:多种螳螂均以卵块在树枝、树干、草茎、墙壁或石块上过冬。一般在11月中旬即可开始采卵。采卵时要先进行观察,选择卵块大,表面保护层较厚,光泽性强,卵块外无破口、磨损和被寄生蛀孔的优质、健壮卵数块,连同卵块的粘连枝条的一段剪下,插入放少许水的罐头瓶中,用纱布包好,放置在无鼠、无蜚蠊等虫害的空房中,室温以0~5℃为宜。翌年春季当室温上升到15℃时,应及时观察,此时卵鞘较冬前稍有膨胀,表示鞘内的卵粒胚胎开始发育。如需要分期孵化,便于饲养管理,应在室温10℃左右时,放于5~10℃的冰箱中保存。气温稳定在20℃时,是其开始孵化初期,应及时注意检查,将卵块移到饲养笼中。气温上升到20~25℃时,即进入孵化盛期。 

  ②饲养方法: 

  A.饲养用具的准备:卵鞘内的卵开始孵化前(气温升至 20℃前),应做好饲养前的准备工作。饲养螳螂的用具有:20孔铁纱制做的200厘米×100厘米×150厘米的木笼数个;直径30厘米、高50厘米的铁皮框纱罩数个;选择防涝、通风的适宜地点种植或移栽短小的多年生的灌木数丛,作为螳螂栖息之地,也是防止互相残杀的隔离物;直径35厘米的花盆及盆栽植物数盆;放人工饲料的小盒和刀具;保存饲料的冰箱或冰盒。 

  B. 天然活饲料的准备:螳螂属于捕食性昆虫,无沦若虫期或成虫期,都喜欢捕捉活虫,特别是以运动中的小虫为食,尤其是3龄前的幼小若虫,如无活虫,很难饲养成功。因此,在螳螂卵块孵化前,应准备活虫饲料。主要有蚜虫和家蝇。蚜虫繁殖力极强,且易饲养。可预先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上菜缢管蚜,让其繁殖待用。家蝇可用人工配制的饲料大量饲养(参见蝇类饲养部分)。 

  C. 人工饲料的配制:3龄后的螳螂若虫食量较大,只靠有限的活饵料很难满足其在人为控制下大量成活和完成交配产卵过程,因此,必须配制人工饲料,以补充活饲料的不足。 葛德成等(1986年)报道了较为成功的人工饲料配方,摘录如下: 配方1:先将250毫升清水(最好是无菌无毒的蒸馏水)倒入容器中,先取其中的少量水,将5克酵母片捣碎放入水中溶解,然后将50克鸡蛋黄、20克蜂蜜、20克蔗糖全部倒入量好的清水中,经过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入锅中蒸沸,冷却后备用。 配方2:将清水130毫升倒入容器中,取其中少量水将3克琼脂煮溶。将40克搅拌好的鲜鸡蛋,20克蚜虫粉(将蚜虫晒干或烘干后研磨成粉),10克蜂蜜,同时倒入剩下的清水中,经充分搅拌,再与溶解后的琼脂浆混合后拌均匀,一同倒入锅中煮沸,即刻倒入清洁容器中,冷却后备用。 配方3:将100克鲜猪肝(其他动物肝也可)洗净切碎剁烂成糊状,加入蔗糖50克,拌匀备用(此方应随配随用)。 配方4:50毫升清水加3克琼脂煮溶。将20克蚜虫粉,5克黄豆粉,1克碎酵母粉,拌匀后倒入50毫升清水中,再加入 40克猪肝浆混匀,最后将溶好的琼脂倒入,充分搅拌,隔水蒸沸至熟,冷却后备用。 无论选用哪种配方,在选料和配制时,都要十分注意卫生,所用容器、加工刀具都应经消毒处理。配好的饲料经冷却后,可放入冷箱内短时间保存,按需取用。时间过长,螳螂也不喜取食。如大量饲养,最好根据用量隔日配制一次。 除以上配方可试用外,最好根据所处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原料来源及所饲养的螳螂种类。在上述配方的基础上,加减搭配。但改进配方时必须注意饲料中的糖分、蛋白质、维生素、好味性天然饲料及水等的合理比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人工饲料 灌木 蜂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