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黄粉虫养殖新技术重点要点摘要


  黄粉虫一生(指一个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1)卵。乳白色,很小,长约1-2毫米,直径为0.5毫米,呈椭圆形。卵外面有卵壳,比较薄,起保护作用,卵液为白色乳状粘液。卵分为:卵壳、卵核、卵黄、原生质。

  (2)幼虫。黄色有光泽,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呈圆筒形。有十三节。各节连接处有黄褐色环纹。腹面淡黄色。头胸所占虫体的比例较短,约为身体的1/5。身体直,皮肤坚,中间较粗。腹部末端一节较小。头缝呈U字形,咀扁平。尾突尖,向上弯曲。

  (3)蛹。幼虫长到50天后,长约2-3厘米,开始化蛹。蛹头大尾小,头部基本模样,两足(薄翅)向下紧贴胸部。蛹的两侧呈锯齿状,棱角。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

  (4)成虫。蛹在25℃以上经过一星期后蜕皮为成虫。成虫刚刚蜕皮出来为乳白色,甲壳很薄,十来个小时后变为黄褐色,黑褐色,有光泽,呈椭圆形,长约14毫米,宽约6毫米,甲壳变得又厚又硬,这时完全成熟了。经过交配产卵进行第二代繁殖。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头部比幼虫头部多长出一对触须,并且是幼虫面的五倍长。足三对,一对长在前胸部,二对长在腹部,足长比幼虫长8至10倍。每个足尖二个钩爪,足趾上有毛剌。背部翅膀上有竖纹若干条。成虫虽然有一对漂亮的翅膀,但只能作短距离飞行,翅膀一方面保护身躯,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爬行。

  二.生活习性

  黄粉虫生性好动,昼夜都有活动现象。一般发生3-4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冬季仍能正常发育。适宜的繁殖温度为10-38℃,在20-25℃下,卵期7-8天,幼虫期122天,蛹期8天,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33天;在28-30℃下卵期3-6天,幼虫期100天,蛹期6天,卵发育至成虫只需110天。湿度对其繁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以60-70%了为适宜,过高湿度达90%时,幼虫生长到2-3龄即大部分死亡,低于50%时,产卵量大量减少。成虫羽化率达90%以上,性别比1:1,喜群居,性喜暗光,黄昏后洗动较盛。羽化后的经3天交尾产卵,夜间产卵在饲料上面,每条雌虫可产卵约200-600余粒,常数十粒粘在一起,表面粘有食料碎屑物,卵壳薄而软,雌虫寿命1-3个月不等,产卵一半月后,产卵量下降,可以淘汰。7-8月卵期要1周,幼虫有1-10个龄期,约4-6天脱皮1次,历经60-80天,喜群集,在13℃以上开始取食活动。

  黄粉虫在25℃时,经3-5天即可孵化,温度降低则延迟孵化。幼虫化蛹后要

  及时与幼虫分开,因为蛹不会活动,有被虫咬的可能。分开后要把蛹放在通风、温度、干燥的环境中,在20℃以上时,经过一星期基本上能变成蛾子。

  养殖黄粉虫的基本设备

  一.厂房准备

  饲养黄粉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10~35℃,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黄粉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用具准备

  黄粉虫主要的设备是网筛和饲养容具。

  网筛盒:供成虫产卵用,又是分离虫卵、虫体及饵料的工具。可用木盒框装上塑料纱网。

  容具:有柜、箱、池、盒等。网箱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一般为40厘米×80厘米×10厘米为宜,最大为50厘米×100厘米×15厘米为宜。容具内壁四周要求光滑.

  养殖黄粉虫的基本要求

  1、对饲料的要求:

  在自然界中,黄粉虫吃的食料来源广泛,故在人工饲料中不必过多讲究食料,但为了尽快地生产黄粉虫,则以麦麸、米糠、饼粉、包谷面、青草、胡萝卜、白菜等物,以增加营养,但其中要有80%麦麸为适合。幼虫和成虫都要给予饲料,一般3-7天投料一次,虽然黄粉虫很少病害,但不能投放发霉的物质。

  2、对温度的要求:

  成虫繁殖适宜温度20-30℃,卵为15-25℃,幼虫及蛹以25-30℃为宜,最适宜相对湿度为60-70%。夏季要注意通风,冬季低温要防寒加温。

  黄粉虫的卵,在25℃时,经3-5天即可孵化,温度降低则延迟孵化。产

  卵与温度关系密切,黄粉虫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一般当虫体含水量接近适宜时,低湿大气能够抑制新陈代谢而延期发育,高湿大气却能加速其发育

  蛹期虽然不吃不动,但在呼吸,故仍需置于通风干燥,保湿的环境中,不能封闭和过湿,以免蛹腐烂成黄黑色。若在南方炎炎夏季致死蛹皮容易干枯,要适当翻动,喷一点水雾滴,以保持蛹皮湿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粉虫 饲料 麦麸 大气
下一篇 :特养野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