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兴化农民袁德高网上建养兔基地


近日,兴化市戴窑镇花园头村农民袁德高,被泰州市信息产业局推选为“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典型”。
在5年多的时间里,50岁的袁德高利用网络资源,跨省建立了18个獭兔养殖基地,发展规模养殖户1000多户。9月14日,省信息办有关专家来到他的祥园兔业有限公司,参观其借助网络发展壮大獭兔养殖的情况。
1995年秋,袁德高一次性投入近50万元,办起了特种养殖场。经多年打拼,袁德高的祥园兔业由最初的不足3亩地,发展到占地面积近20亩,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兔场被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定点为江苏省内唯一的特种养殖良种繁育与科技兴农示范基地,并培育出体形大、皮质优、生长快、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的优良兔种,成兔毛皮、肉上市后供不应求。
公司规模上来了,市场销路也有了,袁德高为獭兔养殖跟不上犯起了愁。关键时候,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建议他利用互联网发布相关信息。2000年,袁德高买来电脑学上网,请人制作了公司的网页,并将繁育的优良种兔和优质兔产品(兔皮、兔肉)及售后跟踪服务等信息,发布到阿里巴巴等各大商业网站。
“上网的效果立竿见影。”袁德高回忆说,没有几天,福建省罗源县正竹镇外坂新村村民姚家灯从网上得知情况后,就成为他通过网络信息发展的第一位养兔户。2002年春,正竹镇政府邀请袁德高给当地村民授课,袁德高建起了在外省的第一个养兔基地。今年春,新疆沙雅县有关领导从网上了解到袁德高的情况,组织人员来兴化实地考察,后以政府招商的形式,邀请袁德高到当地传授养殖技术。在当地,袁德高住了一个多月,成功建起了又一个养殖基地。
短短5年多时间,袁德高已在福建、安徽、河南、山东、新疆等13个省区,及本省的徐州、镇江等地建立了18个獭兔养殖基地,发展规模养殖户1000多户。
袁德高说,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给自己提供了交易平台,发展了大批外省、市养殖户,公司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交流等方面基本实现科技信息化后,还降低了管理难度、减轻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基地 规模养殖户 兔肉 兔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