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长期以来,海洋水产捕捞作业和加工运输过程一直以敷冰保鲜为主要保鲜方式,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耗淡水、耗能、有效生产时间受限、保鲜时效差。洋地公司针对以上问题生产的无冰保鲜设备经过近4年的研发,打破传统保鲜方式,实现无冰保鲜作业,大大降低捕捞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劳动强度,根据渔情和天气的变化决定航程和作业时间以避免无谓的冰耗,产品的保鲜度得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有效地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对捕捞业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有益。
  无冰保鲜采用海水激冷、冷藏仓空气冷却。喷雾加湿,蓄冷保湿等先进的保鲜技术;根据工艺要求研制的制冷装置功能齐全、设计新颖、性能可靠;以PLC为主的智能控制系统性能优越、控制准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对渔船工作特殊和使用工况的恶劣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水产品的保鲜时效和品质,降低保鲜成本。目前,该装置已经通过“国家渔业机械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
  一、传统敷冰保鲜方法在捕捞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敷冰保鲜方法是采用机制冰在渔船出海前充注于渔舱内(约30吨~50吨/次不等),待鱼上网装箱后将冰块敷于表面,在船舱内进行保鲜的一种方法。随着近海资源的枯竭、渔场的外移、海岛淡水、柴油资源的短缺、价格的上扬,传统的敷冰保鲜工艺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捕捞作业区域和保鲜时效的需要,由于一直未能寻求到更为优异的保鲜工艺,因此国内渔船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敷冰保鲜方法,而传统的敷冰保鲜却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1)渔船出海前需在在鱼舱内充加大量的冰块,相当于装载鱼货量的1倍以上。这不但使保鲜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出航时因船体负载过重而影响航速、增加燃油消耗。
  (2)劳动强度大,鱼货进舱需要敷冰,中间还需翻盘加冰;
  (3)因冰块敷在鱼箱表面,鱼盘之间,而实际作业过程中船体经常发生倾斜、摇摆,这样除了最上层鱼货外观尚好外,多数鱼货的表面均受冰块挤压,造成了机械挤伤、影响水产品外观质量,降低了鱼货的销售价格。
  (4)在冷量不均匀、鱼货量少的情况下,尚能在短时期内(7天~10天)保持一级鲜度。可是一旦时间延长、产量增加,最初捕捞而放在最下层的鱼货,因鱼货与冰块换热效果差,无法有效的吸收冷量,只能接受从上层冰融化后滴下的水,造成鱼货下层只能在5℃~8℃环境下贮存。这也是我们平时看到渔船每次返航时,从上到下的鱼货质量越来越差的原因。据调查,每船每航次至少约有10%以上(全年达20万元)的鱼货因质量差而降价或作为饲料,实在令人惋惜。
  (5)作业的灵活性较小,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和带冰量的制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影响保鲜质量。
  (6)保鲜效果差,由于冰块为几何棱角,使水产品的表面质量造成机械损伤,且冰块为普通机冰,而非食用冰、影响产品的质量、卫生等。
  二、无冰保鲜技术和装置简介
  无冰保鲜技术是利用最直接快速有效的贴冷热交换原理,采用负5℃~负3℃的冷媒(深冷海水)通过喷淋、浸泡等激冷清洗方式,使水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冷却至负2℃~负1℃的微冷状态,而后通过舱内保温、保湿系统对水产品进行保温、保温储存,使水产品达到最佳的保鲜时效(一级鲜度20天以上)和理想的保鲜成本(约占敷冰保鲜成本的1/10)并可大大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该装置为一组成套设备,主要元器件均采用国际优质产品,如采用船用半封闭压缩冷凝机组,不锈钢钎焊式蒸发器,钛金属板式换热器,船用自吸泵,防堵喷头及过滤器、高性能的自控元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等设备和部件,使用该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体积小、能耗低、耐腐蚀、完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捕捞业保鲜设备中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一种产品。
  三、无冰保鲜设备推广应用的意义
  随着人类对淡水资源和能源的重视,无冰保鲜装置的推广应用将大大缓解水和能源的紧张状况,特别是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沿海地区,根据调查和推算,全国所有渔船使用无冰保鲜装置后,每年可以有效的节约淡水1500万吨~2000万吨,节约用电10多亿度,即每天可节约6万吨淡水和280万度电。因此,渔船无冰保鲜装置是新一代的多功能环保产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产品 海洋 冷藏 喷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