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其它类

蝎子的生活习性


台风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台风给水产养殖带来了严重危害,表现在:狂风暴雨使部分养殖网箱、围塘堤坝损坏倒塌,鱼虾蟹逃逸;使养殖网箱内的鱼类碰撞、擦伤、继发细菌性溃疡病等病害;使围塘养殖的养殖环境发生突变,如盐度、pH值急剧下降。台风暴雨后养殖塘水质已经不适宜于池内虾、蟹、文蛤等的正常生长,环境突变使池塘原有生态平衡(特别是微生态平衡)打破,细菌等病原生物以及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鱼虾蟹产生应激反应,疾病易暴发和流行。因此,做好台风后水产养殖病害预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笔者主要讲述台风、暴雨引起围塘养殖的水质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这些变化将会引发虾、蟹养殖哪些主要病害,台风、暴雨过后如何进行病害防治。

  一、台风、暴雨引起池塘水质哪些主要变化

  1.因为暴雨,大量淡水注入池塘,引起池水盐度急剧下降。
  2.因为暴雨,大量淡水注入池塘,引起池水pH急剧下降。
  3.因为淡水大量注入池塘,引起水温下降较大。
  4.因为淡水大量注入池塘,引起海淡水分层现象,使池塘底部水层溶氧下降。
  5.因盐度、pH、温度急剧变化,引起池塘水体原来平衡的藻相、菌相失衡。原来水体的藻类可能死亡,有益细菌可能死亡,病原菌可能大量繁殖,大量陆地细菌可能被带入池塘。
  6.因大风引起池塘涌浪,大浪淘底,使原来沉积在池底的硫化氢、氨氮、残饵、动植物尸体、排泄粪便等有害物质被淘起,引起水质败坏,生物耗氧量上升,特别是使池塘底层水质更差。
  7.因大风、涌浪使鱼、蟹受到惊吓,引起鱼、蟹应激反应。

  这里主要讲了七点变化,还不包括陆地有害化学药物、污水、大地沉积物、粪便、农药等有害物质随大量淡水冲入池塘可能引起的危害。

  二、台风、暴雨过后虾、蟹养殖可能出现哪些主要病害

  1.“应激反应”是引起病害的主要原因
  上述七大变化足以引起养殖虾、蟹发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就是虾、蟹通过神经、体液的生理作用,调动身体的每个器官,来应对环境的突变。“应激”是要消耗大量体能的,体能下降了,免疫能力就会下降,原来潜伏在体内的隐性病害就会抬头,有害细菌就可能趁虚而入,引发病害。

  2.台风、暴雨后虾、蟹可能出现哪些主要病害

  (1)对虾病毒病
  根据水产科技人员的研究以及多年养虾的实践,虾苗携带病毒的几率非常高,再加上水体中的桡足类、甲壳类、多毛类等都是对虾病毒的可能携带者,因此池塘养殖对虾或多或少都可能携带病毒。对虾病毒携带量的多少,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对虾携带少量对虾病毒时,只要池塘养殖环境适宜,是不会暴发对虾病毒病的,此时对虾活动正常,生长正常。如果池塘养殖环境变坏了,对虾免疫功能下降了,病毒才会存对虾体内大量复制,引起对虾大批死亡。因台风、暴雨的影响,对虾极有可能引发病毒病。

  (2)梭子蟹可能被淡水呛死或患水肿病
  三疣梭子蟹是海水养殖品种,适宜盐度10~38,最适为20~35。台风、暴雨造成的水体盐度急剧下降,是一个突变的现象,梭子蟹在短时间内通过调节身体功能来适应渗透压的巨变,如体质差、调节不过来,就会被淡水呛死。如果勉强应付过来,暴雨过后梭子蟹很容易得水肿病。我们有这样的经验,每次大暴雨后,大量淡水注入池塘后,梭子蟹就会发生一次普遍的疾病,这个疾病很有可能是水肿病。水肿病不是病毒病,也不是细菌性疾病,更不是寄生虫性疾病,而是梭子蟹不适应渗透压剧变的生理机能不适应症。水肿病的症状是:正常的梭子蟹的步足基部关节处比较紧实,可灵活转动。患水肿病的梭子蟹步足基部关节处呈水肿状,表皮松垮,似脱节现象。其治疗方法是尽快调整池水到适宜盐度,在饲料中添加Vc、多糖类抗应激的营养剂。

  (3)虾、蟹细菌性病害
  如前所述,台风、暴雨过后池塘内病原菌大量繁殖:虾、蟹因应激反应体能消耗,使免疫功能下降;池塘水质环境恶化,特别是池塘底层水体溶氧下降;一般情况下,虾、蟹在连续溶氧量低于3毫克/升的条件下超过18小时以上发病的几率是非常高的。这样,疾病发生的三要素都已具备,虾、蟹极有可能发生细菌性疾病,主要是弧菌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台风 病毒 免疫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