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重新认识饲用抗生素的利弊和动物微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续)


3.2 针对不同的畜禽和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使用微生态制剂 在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使用对象和目的,对不同的动物要区别对待,不同种类的动物消化系统的特点不同。因正常菌群在动物消化道内定植是通过细菌的粘附作用完成的,这种粘附作用具有种属特性,对某一类动物的消化道上皮表现出较强的粘附性,而对其它动物可能表现出低粘附性或不粘附性。如防治1~7日龄仔猪腹泻首选植物乳酸菌、乳酸片球菌、粪链球菌等产酸的制剂;而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则选用双歧杆菌等菌株。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制剂,预防动物常见疾病主要选用乳酸菌、片球菌、双歧杆菌等产乳酸类的细菌,效果会更好;促进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饲料效率,则可选用以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如果以改善养殖环境为主要目的,应从以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以及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中去选择。不同的畜禽、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的用途也需要有选择性的添加由不同益生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具体参照表1进行。

3.3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条件或环境 如何保持菌种的稳定性是从事微生态制剂研究和生产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对微生态制剂而言,主要指对特定环境的耐受力如温度、湿度、酸度、机械摩擦和挤压以及室温条件下的存贮时间等对微生态制剂活性的影响;而对饲用微生态制剂必须经受饲料加工过程中高温的考验,所以菌种对温度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菌种对高温的耐受力差异较大,芽孢杆菌耐受力最强,100℃下2min只损失5%~10%,而在80℃下5min乳酸杆菌、酵母菌损失70%~80%;95℃下2min损失98%~99%。一般制粒温度80~90℃对芽孢杆菌影响较小,对乳酸杆菌、酵母菌和粪链球菌等影响较大。就耐水性,孢子型细菌耐受性最好,肠球菌次之,乳酸杆菌最差。除耐酸性的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外,一般的活菌制剂在胃酸作用下大量被杀死,残存的少量活菌进入肠道后很难形成菌群优势。因此,不耐酸的活菌制剂其含菌量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浓度才能发挥益生作用。除此以外,饲料的保存时间、饲料中的矿物质(如重金属离子Cu2+、Zn2+、Mn2+、Fe2+等和食盐)、胆碱和不饱和脂肪酸也会影响益生菌的活力。

为了提高微生态制剂的稳定性和活力,目前国内外采用微胶囊化技术或包衣技术。微胶囊化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用途广泛而又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制备微胶囊的过程称为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它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裹在一个微小的胶囊中。包封用的壁壳称为壁材,被包的囊芯称为芯材,芯材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囊壁厚度一般为0.1~200μm之间,微胶囊的粒子大小,因制备工艺及用途不同而不同,理论上可以制成0.01~1 000μm的微胶囊。常用制备微胶囊的方法有:相分离法、界面聚合法、喷雾冷却和喷雾干燥法、挤压法、双重乳状液法。将乳酸菌或一些低抗逆性的益生菌进行微胶囊化包被的优点在于:①可将菌体与外界的不良环境分开,免受微量元素的损害,减缓制粒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影响。②形成固体微颗粒,利于在预混料中的均匀分布,也有利于储存和运输。③采用肠溶性壁材后,还能防止胃液的破坏,从而使尽可能多的菌体到达肠道,真正起到保健和治疗的作用。因此,微胶囊化有望提高乳酸菌在生产、贮存和消费过程中的稳定性,生产出耐贮存、耐高温、耐高压、耐酸性的乳酸菌微生态制剂。中国农业大学饲料生物技术实验室在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和国家“跨越计划”的资助下,成功研发了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乳酸菌微胶囊的技术,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国外进入我国市场的有瑞士的粪链球菌微胶囊“赐美健”、荷兰的“百福菌”等,但是价格很高。因此,研究对乳酸菌等低抗逆性微生物进行微胶囊化包被,并提供一条适用的工业化途径,使其稳定性增强,贮存期延长,使这种低抗逆性微生物添加剂可以与其它饲料原料共存、共用,将有广阔的前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细菌 检测 其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