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水稻增蘖技术


分蘖是水稻固有的特性。但因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分蘖发生有早有晚。早期分蘖,一般多是有效分蘖,晚期分蘖多是无效分蘖,有效分蘖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在生产上,促进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关键。

  一、影响因素  水稻分蘖与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温度是影响分蘖的重要因素,分蘖的最适温度是28~31℃。低于18℃就不会发生分蘖。水稻的分蘖部位,一般在表土下2~3厘米处。因此,影响分蘖最直接的温度是水温和泥温。据研究,分蘖期白天浅灌1~2厘米水层,比深灌4厘米水层的泥温高1~2℃,而晚上浅灌的反而比深灌的低0.5℃左右。所以,分蘖初期白天应浅灌,夜间深灌,对促进分蘖有良好的效果。

  光照对分蘖有很大的影响。移栽后,如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少,叶鞘增长,秧苗细弱,不利于分蘖发生,反之,分蘖期晴天多,光照充足,叶鞘较短,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多而快。

  插秧深浅与分蘖快慢有密切关系。秧苗浅栽,表土层通气良好,泥温易升高,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如秧苗深插达7厘米,移栽后的泥温要比栽深3.5厘米的泥温低1~2℃。分蘖节要在表土层才能分蘖,深栽秧苗被迫形成“二段根”或“三段根”,而消耗养分。每生长一个节,需时约5~7天,分蘖期延迟,有效分蘖大大减少,对夺取高产不利。

  营养供应充足与否和分蘖发生也有密切关系。一般供肥充足,分蘖发生早而快,分蘖的时间延续得长;反之,分蘖发生迟缓,停止也早。

  二、增蘖措施

  1、培育壮秧  农谚说:“秧好半熟稻,壮秧产量高”。壮秧移栽后发根快,分蘖早,抗逆力强,成穗率高,一般壮秧比弱秧增产10~20%。

  2、适时移栽  昆明地区的农谚说:“早栽三日稻子好,迟栽一日穗子小”。适时早栽有利早生快发,实现蘖多蘖大。早栽延长了营养生长期,积累的干物质多,有利夺取高产。

  秧苗在秧田里生长的时间过长,超过适宜的秧龄,就会提早进入生殖生长,移栽时已开始幼穗分化,或者移栽后不发苗就进入生殖生长,造成产量锐减。因此,要适龄移栽,不栽“超龄秧”才有利夺取水稻高产。

  3、施磷钾肥  水稻分蘖期磷素充足能促进分蘖快,分蘖多,缺磷则发生僵苗;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传递和贮藏等需要磷、缺磷影响水稻生长发育。

  钾对水稻颖花退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提高结实率;钾素供应充分,籽粒饱满,有利于机械组织发育,使茎秆坚韧,提高抗病虫和抗倒伏能力。

  磷、钾肥,一般做基肥一次施用。在缺磷、钾的田块,必须增施磷、钾肥。

  4、浅水勤灌  分蘖期忌灌深水。一般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层。浅水勤灌,可以提高水温、泥温,促进提前分蘖,降低分蘖节位,分蘖多,质量好。

  5、适时中耕  中耕能提高土温,活泥通气,促进肥料分解,加速新根发生,消灭杂草,排除土中有毒物质等。特别是土壤粘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的田块,及时中耕更加重要。一般进行1~2次中耕,第一次中耕在移栽10天后结合追肥进行,相隔7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

  6、早施蘖肥  早、中稻的有效分蘖期较短,中稻的生育期较长,但分蘖期也只有10~15天。分蘖期需肥较多;吸肥强度大。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移栽后10天左右,应施分蘖肥,促使叶色变浓,争取早发分蘖。

  分蘖肥的用量,应根据“瞻前顾后看当时”的原则,既要考虑土壤肥瘦情况,又要看秧苗当时的长势长相,同时还要预测以后的生长趋势。在施基肥水平中等的情况下,每亩追施5千克左右,肥力差的田块,应适量增加,促进分蘖壮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技术 分蘖 移栽 水稻 分蘖期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