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大棚油豆角间种早甘蓝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高寒地区棚室蔬菜生产的发展倍受重视,棚菜面积逐年扩大。针对棚菜生产效益较低的实际情况,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大棚油豆角间种早甘蓝这一成功栽培模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早甘蓝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000~6000kg,油豆角平均667平方米产3500~4000kg,667平方米收入8000多元。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品种选择
    油豆角选用早熟、高产、质优的紫花油豆、先锋3号、冠军豆等适宜的品种;早甘蓝选用爽月、8398、8132等优良品种。
    二、整地、施肥
    定植前20~30天(2月中下旬)提早扣棚,缓地增温。当土壤化冻20cm左右时及时整地、起垄,结合整地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7000~8000kg做底肥。
    三、适时定植
    早甘蓝于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当10cm土壤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定植;油豆角于3月中旬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为保护好根系,油豆角应采用营养钵或纸袋育苗。选寒尾暖头,晴天上午定植。
    四、合理密植
    行距55cm,甘蓝与油豆角采取2∶1栽培方式,即定植2垄甘蓝,留1空垄定植油豆角。早甘蓝株距20~25cm。油豆角穴距25~30cm,每穴2株。
    五、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时,浇底水不宜过大,以防降低地温。定植后采取保温、保湿措施,促进缓苗。定植缓苗后及时进行查田补栽,确保全苗。缓苗后视天气情况适当通风降温排湿。早甘蓝整个生育期应加强铲趟和肥水管理,缓苗后结合追肥浇一遍足水,667平方米用磷酸二铵15~20kg,而后及时松土中耕,控制浇水进行蹲苗;开始结球后保持充足的肥水供应,结合浇水追1次速效性肥料,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0kg,油豆角从定植至结荚前,应适当控制水分,防止茎蔓徒长,要加强中耕培土,以利保墒、除草和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甩蔓时及时吊蔓,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铵20kg,追肥后及时灌水;待坐住小荚后,每7~10天浇1次水,结荚期每次采收后都应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六、病虫防治
    旱甘蓝定植后应注意防治蚜虫和菜青虫。油豆角在栽培过程中易发生炭疽病、锈病、根腐病,对这些病害要注意防治,在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重点防治。
    七、适时收获
    早甘蓝于5月中、下旬即可采收,甘蓝采收后,应及时清洁田园,把地整好,以利于油豆角生长。6月上旬油豆角开始采收,采收要及时,最好是下午采收,减少伤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技术 豆角 甘蓝 地温 整地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