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其杀菌剂应用进展




(1)白叶枯病发生规律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黄单孢杆菌的水稻致病变种引起,是一种维管束病害。病原菌经伤口或水孔等进入寄主维管束,沿维管束传播,再在木质部中大量繁殖,最后蔓延至整个植株,导致病斑不断扩大和加重。白叶枯病在潮湿和低洼地区发病比较频繁,一般籼稻重于粳稻,双季晚稻重于双季早稻,单季中稻重于单季晚稻。受侵染的水稻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能够达到50%。同时,造成米质松脆,发芽率降低。如果在分蘖期出现凋萎型白叶枯,会造成稻株的大量枯死,损失会更大。

(2)白叶枯病的防治

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此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我国抗白叶枯病育种取得巨大进展,新选育的水稻品种基本都是抗白叶枯病或耐病的,这对控制白叶枯病的流行奠定了基础。在江苏,所有推广和种植的品种必须是高抗白叶枯病,因而白叶枯病在江苏已经多年没有大流行。

化学防治能够快速达到防治目的,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最主要的措施。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剂主要包括叶枯唑、噻枯唑、噻菌铜、壬菌铜、噻唑锌、中生菌素、链霉素、氯溴异氰尿酸、寡聚酸碘、氟苄噁唑砜等。化学防治的效果受药剂本身特性、施药的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白叶枯病化学防治的难点是目前使用的杀菌剂持效期均较短,而白叶枯病发生期长,遇大风大雨天气更易暴发,因而需要多次施药,且灾害性天气后需要补充施药。

(3)白叶枯病菌抗药性研究

据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表明,白叶枯病菌对链霉素、噻枯唑均产生抗药性;2007—2009年,采用活体寄主测定法测定了来自云南、江苏、安徽、湖北、广东、海南、湖南七省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抗噻枯唑菌株出现的频率分别是11.21%、20%、10.42%;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仅有0.98%,且均为云南省的菌株,其他省份没有检测到。

2.2  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由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引起,是水稻生产中一种重要的检疫性细菌病害,其发生具有流行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该病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稻区生产的主要病害,当气候条件适宜时,可造成40%~60%产量损失,对水稻的高产稳产造成严重威胁。

(1)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规律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主要在病稻谷和病稻草上越冬。病原菌侵染种子,随着种子调运而远距离传播。病原菌主要通过灌溉水、雨水接触秧苗,从气孔和伤口侵入,侵入后在气孔下繁殖扩展到薄壁组织细胞间隙并纵向扩展,形成条斑。田间病株病斑上溢出的菌脓,主要通过风雨和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引起病害扩展蔓延。农事操作也起病害传播作用。

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程度取决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免疫的水稻品种,但品种间对条斑病菌的抗病性差异明显。一般常规稻较杂交稻抗病,粳稻、糯稻比籼稻抗病。同时水稻叶片气孔密度和大小与品种的抗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叶片气孔密度较小及气孔开展度较低的品种抗病性较强。

在同时种植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此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雨水。发病适温30℃,暴风雨,尤其是夏季台风的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传播,容易引起病害流行。不同年份间流行程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此期的雨湿条件。此外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特别是灌溉、施肥也有密切关系,一般深灌、串灌,偏施和迟施氮肥,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与危害。

(2)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

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① 选用抗病品种:尽管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和抗源筛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还未选育出对细菌性条斑病具有高抗性的品种。将籼稻改种粳稻也是比较好的选择。② 加强检疫:针对未发病地区种子调入的检疫,是控制病害扩展的重要手段。③ 化学防治:在发病区,可以用强氯精、二氰硫基甲烷进行种子处理可杀灭种子中携带的病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生产上,仅依靠种子处理控制细菌性条斑病,其效果有限,因为此病原菌在稻草中的带菌量更大,后期田间喷药是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的关键。防治白叶枯病的药剂均可以用于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如噻唑类、抗生素类。

细菌性条斑病的化学防治,其效果也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需要连续、多次喷药才能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技术 水稻 稻瘟病 杀菌剂 抗药性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