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生物农药产业的迫切性
农业生产每年因病虫草害造成巨大损失,为了保证稳产高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主要采用化学农药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据统计,我国1985—2000年间化学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比率高达95%左右。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和反复使用,带来了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增加,也直接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及生存;同时,化学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伤了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害虫更加猖獗。这样,不得不加大农药的施用量和频度,从而造成化学农药应用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随着人类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农药也因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生物农药是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它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等。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①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而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②对病虫害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能保护生态平衡;③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天然产物,它的回归自然能保证可持续发展;④可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产生菌及其发酵工艺进行改造,不断改进性能和提高品质;⑤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和病菌难以产生抗药性。在生物农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上一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如Mycogen公司、Ecogen公司等应运而生,一些全球性大型化学农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如美国的杜邦公司和孟山都公司、德国的拜耳公司、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丹麦的Novo公司、日本的住友公司等也纷纷投巨资发展生物农药。
我国也已将发展生物农药和绿色食品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在我国,每年发生较大的农药事故达3000—4000起,因农药污染赔款超过1亿元。随着《环境保护法》的贯彻执行,农药给社会和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愈来愈大。另外,我国目前对农药进口的控制主要是靠进口配额。加入世贸组织(WTO) 后一切非关税保护手段都将被取消,这必将为外国农药提供了长驱直人的可能。因此,创制和开发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高效安全而又具实用价值的生物农药新品种,加速发展我国的生物农药产业已迫在眉睫。
二、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能大规模生产的生物农药品种主要有4个,即苏云金芽胞杆菌、井岗霉素、阿维菌素和赤霉素。
苏云金芽胞杆菌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微生物杀虫剂,我国自1965年第一个商品制剂“青虫菌”问世以后,其年产量长期稳定在1000吨到2000吨。90年代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有20多家企业登记了30多个产品,年产量达3万吨。
井岗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当家农药,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20多年经久不衰。目前国内有30多家工厂生产,年产量近4000吨(100%原药计),已占水稻纹枯病防治市场的90%以上,可供约5000万公顷土地使用,防治对象也已从水稻扩大到了小麦、玉米等作物。由于高产菌株的培育成功及高温短周期发酵工艺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井岗霉素已成为我国农药中最安全、有效、廉价的品种。
阿维菌素是一种超高效的杀虫生物农药,每公顷用量仅3000—7500mg。主要用于防治螨类、潜叶蛾、梨木虱、斑潜蝇、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目前我国已登记产品62个,生产企业100多家。
赤霉素是目前应用最广、最有效的微生物源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和提早开花结果的作用,对水稻、蔬菜、花生、蚕豆、葡萄、柑桔、棉花等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目前我国已登记产品7个,生产企业10 多家。
此外,我国正在研究开发或处于产业化初期的主要生物农药品种有浏阳霉素、南昌霉素、制蚜菌素、中生菌素、抑霉菌素、宁南霉素和杀枯肽;还有真菌杀虫剂,如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细菌杀虫剂,如球形芽胞杆菌、金龟子芽胞杆菌、缓死芽胞杆菌;病毒杀虫剂,如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植物源杀虫剂,如印楝素等正在开发之中。
三、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主要问题
1.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艰难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第21条决议,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化学农药的销售和使用,到2000年生物农药的产量占60%。”然而8年时间已经过去,我国生物农药的市场占有率仅达3%—4%。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可供农民使用的生物农药品种非常有限,常用的品种仅三四个,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所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绝对经费少。国外研制一种新农药科研支出需5000—8000万美元。而我国微生物农药国家攻关课题年均经费不到5万元,从项目立项到取得三证,约需10年时间。10年间将工资投入计算在内,每个项目的投入也仅60—70万元人民币;二是有限的经费不能全部用于科研。以浙江省农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农药课题组为例,该组有科研人员6人,事业费削减30%后,加上各种补贴,每人每年需课题组开支费用约1万元。因此,承担一个科研项目,其经费还不够人头费开支。这就迫使科研人员多争取项目,而项目多了,科研能力又跟不上,势必导致科研成果难于过硬,产业化非常困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y/2005-5-26/ny_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