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机械化为大豆产业铺就光明前程


梁孝国年纪不大,却已经是当地有名的“黄豆大王”。从1998年起,他就跟着父母种地。从最初种植几十亩黄豆,到如今他挑大梁承包种植1200亩黄豆,他和家人都尝到了机械化种植大豆的甜头。20多年种植大豆的经历让梁孝国感慨颇多,“当初种地面积小,机械少,费力不说,还挣不到钱,要是赶上旱涝灾害甚至赔钱,靠天吃饭是真难啊。现在种大豆,从播种到收获全都用机械,省时省力,效益还好。2010年,我开始流转周边的土地,为了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我又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实现了黄豆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如今可是土里拾金啊。”

有了全程机械化的助力,梁孝国种植大豆几乎成了“流水线”作业,翻地、播种、田间管理、收割全是机器帮忙,收割速度和效益都提高了。忙完自己家田里的活,梁孝国还为周边的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家住伊春市桦林沟的老董就是梁孝国的忠实客户。老董种了150亩大豆,从播种到收割全都交给附近的农机大户打理。“有了机械化作业,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别看我年岁不小了,但是一点也不耽误种地。”老董告诉记者,“大豆收割机在田里来来回回地跑,一垄垄黄豆被机器收得干干净净,比人工强百倍。我既省心又放心。”

农业机械将大豆种植户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在黑龙江,广袤的豆田中再也看不到多人挥镰收割的场景。丰收时节,移动的收割机成了田间跃动的音符,演奏出一曲曲丰收之歌,抒发勤劳的人们内心的欢乐。

问及明年的打算,梁孝国脱口而出:“明年,我争取再多承包些土地多种些黄豆,我一定在黝黑的土地上实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朝每年从土地中赚100万的目标而努力。”

湖北江夏区:打造大豆机械化省级样板

湖北省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大豆产区的代表省份。据统计,2017年,湖北省大豆种植面积约212.34万亩,较“十二五”期间年均播种面积增加41%,单产141.56公斤,总产30.06万吨。大豆产区相对集中,天门、钟祥、恩施、竹山、仙桃、竹溪、江夏、利川、沙洋、襄州等10个县(市)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60%以上。近几年来,湖北省高蛋白大豆、双高大豆、鲜食大豆迅猛发展,2017年,湖北省种植高蛋白大豆152万亩,双高大豆30万亩,鲜食大豆30万亩。

湖北省大豆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得益于其全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武汉市江夏区可以说是湖北省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过程的缩影。江夏区常年种植大豆面积在6万亩,有着悠久的大豆种植历史,“家家种黄豆,户户打豆腐”是该区早年大豆产业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人工种植大豆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矛盾日益突出,大豆产业面临日益萎缩的局面。从2013年开始,江夏区农机部门从大豆的耕整地环节突破,逐步攻克了大豆机播、机收等关键环节,该区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成绩着实亮眼。

“大豆生产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其省工省时节本增效明显,能有效降低大豆生产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缓解当前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短缺的突出矛盾,有力保障大豆产业的稳定发展,推动大豆产业现代化进程。”江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启明表示,“据初步估算,在播种环节采用机械播种每亩可省工1个、节种1公斤,折合人工费约120元、种子费用约10元;在收获环节采用机械收割每亩可省工1.5个,折合人工费约180元。大豆实现全程机械化每亩地生产可节省人工费约300元、增产达10公斤以上。”

据刘启明介绍,江夏区在试点过程中做到定量、定位、适时、保质地完成机械生产作业,着重加强农机农艺相融合,使土水肥药种等资源投入实现精准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达到了保护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的目的。“下一步,江夏区将进一步加大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力度,打造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省级示范样板,总结提炼集成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提出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为推进我省全面全程机械化贡献力量。”刘启明表示。

 

记者观察:

推进大豆全程机械化需因地制宜

大豆在我国种植区域分布广泛,北至黑龙江,南至云南都有人种植大豆。但是,最主要种植大豆的的区域有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南方产区。由于这几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不同,发展全程机械化模式也应因地制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黄豆 土地 整地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