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协助农业部开展“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16年度生产经营状况报送工作”的调研,正是为高校学生与当地农机部门、合作社提供了很好的对接平台,让大学生可以投身农村一线实践,使农业人才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农业中,形成独立于管理部门、农业企业之外的“第三股力量”,为农业献策、为农民创收,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调研工作是总结当前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过程,也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现,鼓励和引导高校人才服务基层,以更好发挥高校毕业生核心作用,健全和创新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长效机制。
近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鼓励地方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农机合作社“大事”还需人才“大势”,农村基层管理、技术、服务都离不开人才。只有坚持基层建设与培养人才相结合,积极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立足基层的良好环境,提供给他们实践和扎根基层的成熟机会,更好地使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确保人才资源“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陈斯)
链接: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变化的实际状况,借鉴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提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路径。
国外新型职业的农民培训的成功模式(一)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模式
东亚的农民教育模式,主要是在国家的立法之下,以政府为主导,以不同类型培训主体为引导,多目标、多方向和多层次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日本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主要载体是农业大学(相当于我国的农业大专或中专教育)在培训内容上,以培养“农业后继者”为目标,并紧密结合本地区推广的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内容主要为三个方面:现代化、专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组织方面的知识;适应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方式不断更新的能力;有关农业合作化和社会化的知识。
韩国职业农民培训也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统筹规划农民的培训,通过涉农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农民培训工作。在培训主体上,由国家统筹规划,各培训部门分工指导、协同合作。以农协、农村振兴厅、农业大学为主体,同时也吸收社会其他力量共同参与农民培训。
(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模式
英国农民培训的主要特点,一是形成了农民培训与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农民教育体系;二是注重培训质量,具有严格的评级考核制度;三是农民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紧密结合,农民通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专门的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具有从业资格的农业劳动者。
(三)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模式
北美农民教育模式主要是指以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机械化耕作为主要特点,构建完善的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和农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教体系,其代表国家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
北美农民教育模式目前已经形成机械化、专业化、商品化三位一体的范式。北美农民教育模式除了具有东亚模式和西欧模式的共同优点如培训主体的多元化、培训法制化等之外,还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
加快我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议如何加快我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选择培育新型农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不能照搬国外的培训模式,而要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工作。主要有四点:
(一)大力营造有利于新型农民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培训机制。
(三)突出培育重点。
当前,要着重培育三种人才:
一是以家庭农场为生产型代表,着力培育一批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生产技能,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产业化经营人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7-2-20/nj_7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