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联合“把脉”为合作社注入“良剂”


“希望他们遇到和反映的问题可以早日解决,能够得到农业部门的帮助、支持和重视。我们也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学农爱农,励志兴农,用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我国农业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温鹏坤坚定地说。

 

            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河南)调研座谈会现场。

 

                  沈阳农大师生与理事长共度元宵节。

 

                沈阳农大学生们在积极准备调研总结报告。

 

                          学生帮助农民填问卷

 

鼓励高校人才投身基层,助力农业现代化”

“合作社发展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合作社既是生产主体,又是经营主体,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者。但不可否认,我国合作社发展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还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管理不规范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和挑战。借此次调研机会,我们的大学生能投身农业农村,重点帮扶合作社搞好信息化建设,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农机部门也会在资金、管理、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工作,带动农村整体效益、提高农户收入,让农民感受到切切实实的转变。”河南省农机局副局长程双进在座谈会上说道。

湖南省农机局副局长龚昕也是学农机专业出身,对我国农机教育事业发展颇为关心。“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症结之一就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技术得不到跨越式突破。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好的合作社通常都有大学生进行管理,合作社经营非常规范,入社农户的积极性也很高。湖南在农业,特别是合作社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同时也鼓励农业高校人才回来建设家乡。我们希望高校能更加务实地培养配适人才,安排大学生进入基层一线,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柴宇全程参与了此次合作社示范社调研工作,不知疲惫的他几乎跑遍了所有示范社。“跑了这么多合作社,真的感触颇多。作为教育机构,我们高校一定要强化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看着学生们积极到农村开展调研,到基层进行实习实践、志愿服务,更坚定了我们要完善在校大学生基层服务和基层实践体系的决心,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更要增强他们对国情、农情、民情的了解,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农爱农、创业兴农,激发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热情。”柴宇表示。

 

记者观察:农机合作社“大事”还需人才“大势”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是三大产业的基础。为了让老百姓饭碗里更丰富、农民的腰包更鼓,发展现代农业也是大事,更是大势。令人欣喜的是,从农村的田间地头,涌现出越来越多创建合作社的领头人,这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耕作者,他们在耕耘祖国的天地,他们在丰满农业的人生。他们与入社农户们携手并进,共同摸索,在付出,也在收获。但现实中合作社的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吸引高校人才、赶上信息化时代的潮流,成为理事长们心头的“刺”。

当前,制约我国合作社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缺乏农机专业化人才。合作社成员基本都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其知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农业的“蛋糕”很大,但恰恰缺乏专业技能过硬的“切糕人”,基层更是求贤若渴。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培训 总结 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