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从北京市海淀区“小王庄模式”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李树君

国以农为先,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产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有效供给,始终是国家战略目标。但是中国要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越来越多。首先,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口基数大且刚性增长,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低下,导致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超过了进口价格,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再次,是由于长期轻视产后配套处理设备体系的建设,导致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加工转化水平低,增值能力弱,农民增产不增收。最后,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过量施用,资源环境压力巨大。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以上这些“天花板”和“地板”的双重挤压,“红线”和“黄箱”的双重约束,农业持续发展遭遇生态环境严重受损、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弦绷得越来越紧的两道“紧箍咒”,农业、农村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大资源、大规模、大农业”格局已显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总体来看,“大资源、大规模、大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已经显现,迫切要求现代化的人才、技术、经济、资本融合,从大农业产业生产的视角来推动科技成果与应用的结合,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产业与资本的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协调发展,从而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建立“大农业、大系统、大产业、大村镇”的现代农业大格局,协调推进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村镇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畜牧养殖智能化、农产品加工精深化、剩余物利用资源化、城乡一体化,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既保障粮食食品安全,又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

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机械化已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必备支撑。

畜牧养殖智能化是延伸产业链、农业增值增效的重要途径。畜牧养殖是集技术、资本、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越大,对保障人民生活健康作用日益凸显,是农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大农业与大畜牧的结合,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措施。

农产品加工精深化是保障食物安全,提升产品价值,连接一二三产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环节。发展农产品加工就是要实现就地生产、就近加工,“农民离土不离乡,务工不离农”。

剩余物利用资源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协调友好的重要手段。资源紧缺、生态安全、气候变化是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利用好农业资源,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能源功能,促进农业协调发展。如农业投入物的51%会转化为秸秆,如果能够把秸秆吃干榨尽,无异于再造一个农业。

最后是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问题。两者是手拉手,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应该离开谁的关系。没有新型城镇化创造条件、辐射带动,农业现代化就难以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提供农产品等保障,新型城镇化也就难以持续。要实现就地城镇化,就要就地安置农村劳动力,就地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使农民就地工作就能大幅提高劳动收入,这才是未来真正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小王庄模式农业产业发展探索

按照四化同步建设方向,做好顶层设计,延伸产业链,提升竞争力的同时,更需要落实到农业生产中。

中国农机院依托人才、技术、产业、市场、资本的综合优势,创建了北京市海淀区小王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该园区集种植机械化、养殖福利化、食品有机化、农业剩余物资源化于一体,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成为了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样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生产 农业现代化 农产品加工 农业发展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