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甘蔗”怎样才能两头甜


张凤云

一年一度的甘蔗收割又开始了。今年有所不同的是,在广西1600万亩糖料蔗林中,多了几十台切断式大型联合收割机的身影。

这些机械中的大部分是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购买的,不仅缓解了部分蔗农购机的资金压力,每亩还可以省下300多元钱的人工收割费用,从总体上拉低糖料蔗的生产成本,并有望给当地的制糖业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砍蔗工紧缺给整个产业带来了压力

12月5日上午,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莲塘村安定屯的一片甘蔗地里,广西金融租赁支持购置甘蔗联合收割机交付仪式有声有色地开展着。作为农业部2014年金融支农试点项目之一,广西的9家农机合作社借此领到了24台大型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的钥匙。

“通过这次金融租赁我们合作社就买了8台。”南宁市冠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增林对记者说,“接近160万一台,出30%的首付就可以把这个机器领回家。剩下的分3年还清,农业部全额贴息,还有农机购置补贴大概每台50万,所以我们压力不是很大。”

刘增林告诉记者,如果各方面配合好的话,也就是地块标准,天不下雨,种的行间距又适合机收,一台机器一年五六千吨应该是可以的。再除去人工、机器损耗这些,一台收割机一年应该可以净收入四五十万元。

仪式结束后,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甘蔗地里隆隆地动了起来,叶子、杂草瞬间从机身里吹了出来,光溜溜的甘蔗段直接倒在旁边的运输车里。

看着来回运行的收割机,新糖甘蔗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蒙毅广说今年心里有底多了,“我们合作社种了6000亩甘蔗,这一片就1500亩。这次一下增加了20多台收割机,可以给我们这些种甘蔗的解决很大的问题。”

老蒙种糖料蔗五六年了,他说甘蔗收割的时间集中,用工集中,用工量也大,大家都抢,用工价格就涨了,问题也就来了。

“本地这几年很多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去年我们到崇左车站,专门等在那里,等云南、贵州来的民工。在车站抢人呐。”老蒙说,“不光我们一家,大家都在抢。后来我就出个主意,我说你不要抢人,你抢人抢不过来,你搬行李,把他们的行李搬到我们的皮卡车上去,他人肯定会跟着行李走。”

老蒙伸出指头比划着,回忆着一年前的情景,“去年3000亩总共用了100多个人,几乎天天干,从12月砍到4月份。去年包括装车大概150块钱一吨,甘蔗价格是450元一吨。”老蒙给记者算着账,他说今年人工只贵不便宜,用了收割机大概每亩能净收入500元钱左右。

“像那种散种的农户也就没什么利润了。这几年糖价低迷。今年特别低,甘蔗估计也就400元左右一吨。要是不用机器收的话,不赚不说,还亏。”老蒙对记者说,“有钱你有时候都请不到人,但是机械化就不愁这个问题了。”

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甘蔗对当地蔗农以及制糖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人工收割成本高,导致原料蔗成本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制糖业的发展。

“目前主要困难就是成本太高,在整个全球甘蔗的成本对比来说,广西甘蔗的成本,劳动力占的比重比较大。我们测算了一下,我们在全区平均种植成本是420元钱一吨左右,但是劳动力这块,特别是甘蔗人工收获包括搬运这块占了将近150~180元,对我们这个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很大。”广西农业厅副巡视员何彬说。

广西农机局局长黄铭福则表示,从这两三年的情况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很多农村青壮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甘蔗收割又是重体力的劳动,确实存在劳力不足的情况。“所以推广机收,推广甘蔗的全程机械化,是我们广西甘蔗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黄铭福说。

买台大型收割机,一个合作社要连攒10年钱

12月5日下午4点多钟,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的崇左元元农机作业服务部负责人方文伟正打算去接孩子放学。从村里出来,一路上都是密密的甘蔗林。村头六七个妇女排成一排,已经将一片甘蔗地抠进去了一块,砍下来的甘蔗撸净了叶子,一捆捆地横在地上。

“现在是收蔗最忙的时候,我们是有活干不了。”方文伟告诉记者,他们的合作社是专门从事农机服务的,从机耕、机种,田间管理到中耕培土,基本上都是机械化了,现在就是收割那段没办法解决。

“没收割机嘛。”方文伟说,他们也想过从银行贷款,但还是比较困难。“贷不出款来,发展很受限制,也没办法。像我们目前这么慢的发展,自己攒够钱也得十多年。还得我们整个合作社攒。如果是农民的话肯定是没办法了,一年他们收入几万块钱,200多元万一台收割机,他们不吃不喝也要攒几十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甘蔗 联合收割机 土地 田间管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