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甘蔗”怎样才能两头甜


老方家门前的一块空地上,合作社的十几台机器搁在那里。由于没有顶棚,又有一段时间没用了,一台改装过的犁有点锈了。

方文伟说他也去看过人家的收割机,觉得非常好,就是他们买不起。“如果有分期付款的话我们肯定会考虑。”

资金短缺依然是广西甘蔗收割机械化的一大瓶颈,这不单单是一两个合作社的事儿。新糖甘蔗专业合作社经济状况算好一点的,但是蒙毅广也表示,如果要他们全款购买收割机也还是买不起。“我们不是光收割,还得租地,买种子、化肥等等,流转土地一亩就是2吨甘蔗。这些都要钱。都用在收割机上了,其他方面就受影响。”

新和镇的甘蔗收割刚刚开始,外地的大批劳动力还没来,砍蔗工大都是临近村庄的农民。“年轻人去深圳打工了,我在家照顾孩子读书呢,临时出来干点这个。”一位戴着围裙,头和手包得严严实实的妇女对记者说,手上的活儿并没有停下,弯刀几下就把一根甘蔗上的叶子撸净了。

“这还没有下雨。”方文伟说,“我们这里一个月七八天、十几天下雨是很正常的,但是农民们也没办法,还是得收。不收的话糖厂就停榨了。下雨的时候她们就戴那个帽子,穿个雨衣,就那样子修那个甘蔗。修了甘蔗以后车进不来,还要从这里背到外面去。如果用收割机的话,像这种天气,这片很快就收完了。”方文伟用手朝着这片甘蔗林一划。他告诉记者,要是找不到人,也没有机器的话,农民们就会合起来换工,今天我帮你收一天,明天你帮我收一天。

收割不及时同样影响着糖厂的生产。老蒙告诉记者,“现在甘蔗的含糖量是15%左右,也就是100斤甘蔗出15斤糖。到4月份了,含糖量可能就是五到八,对出糖量还是很有影响的。”

农机金融租赁利于整合各方力量

广西糖业涉及2000万人,104个企业,10万名产业工人,是个非常庞大的产业。但是目前甘蔗机械化收割只有1%,除了资金短缺的原因,还在于地块的分散。

“现在普通的农户种甘蔗已经不是很赚钱了。”蒙毅广说,“他用人工,地块又有限,又分散,这边一块,那边一块,机器还没开起来就到头了。所以必须整合土地。现在农民流转土地积极性很高,因为甘蔗卖不上价嘛。他希望流转出来给大户,经过大户来带动,来融资,方方面面相对农户都要强一点。比方说我是一个农户,我有100亩地,我租用那个收割机作用就不是很大,我有1000亩、2000亩、1万亩那就很有用了。”

近年来,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全局出发,也从蔗农和企业的利益出发,适时启动了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工程,提出了高产高糖两个目标,坚持按照“规模化、良种化、水利化、机械化”甘蔗生产“四化”的技术要求推进。

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唐仁健表示,“四化”里面龙头是机械化。“因为要用机械来收割,才能从根本上大幅度降低人工的成本,现在人工的成本占了我们广西甘蔗的三分之一。”

在12月5日的广西金融租赁支持购置甘蔗联合收割机交付仪式上,唐仁健就强调,除了要从广西地块分散、坡度很大的实际出发,研发出成熟实用的甘蔗收割机械外;还要研究机制创新,就是农机的金融租赁,把金融的力量,企业的力量,业主的力量和农民的力量,包括合作社,方方面面都整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对合理的性价比的农机。

为支持甘蔗产业发展,今年7月份,农业部下达了广西金融租赁支持购置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项目资金600万元。据了解,该项目通过600万元贷款财政贴息,通过农行农银金融租赁公司提供融资服务的方式,为广西购置24台大型甘蔗收割机,将带动约4500万元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广西甘蔗联合收割机行业。每年提供约4万亩(约20万吨)原料蔗的机械化收割服务,年替代约30万人日的传统砍蔗人工,3年实施期内约替代90万人日的传统砍蔗人工。

“通过政府财政贴息解决购机困难问题,加快甘蔗收割的机械化,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黄铭福说,“现在我们传统的人工收割,一吨大概要100~120元,一亩里面单人工收割成本,按5吨算就要500~600元钱。如果采用机收,一天好的机器比较标准的田块可以收到300~400吨,就相当于300个劳力。如果机收一吨按60元算,就节省了40%~50%的收割成本。这样就能把甘蔗成本降低,糖的成本降低,提高国际竞争力。广西的甘蔗,乃至制糖业就可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甘蔗 联合收割机 土地 田间管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